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谁写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谁写的

2023-12-16 14:19 389浏览

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意思是过去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称为空前绝后。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亦用作讽刺。那么这句话出自那篇诗歌呢?作者又是谁呢?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谁写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出自《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写的。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

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登幽州台歌全文及翻译

《登幽州台歌》 唐朝/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初唐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是一首悲哀的生命之歌,从古人流传至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孤独与独立的孤独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远古时代引起的深远情感,并表达了诗人长期的悲痛和愤慨。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遭受苦难的压迫状况,并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打破理想时的孤独和沮丧情绪具有深远的典型社会意义。整首诗的语言充满活力,感染力,紧凑而连贯,并且有足够的空间:前两个句子在古代和近代都有使用,时间很长。第三句话俯瞰建筑物,空间宽敞。在广阔的时空中,第四句话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孤独和沮丧。这两个图像相互反射,并且特别感人,他们发自内心地回荡着。

作者简介及人生经历

陈子昂(659年——700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初(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一)两次落第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

(二)得到重用

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

陈子昂生性耿直,关怀天下,直言敢谏,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为奸人所害。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乾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垂拱二年(686),万岁通天元年(696)两次从军北征。

(三)受谗被诬

陈子昂北征,积极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的分裂战争,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挤和打击,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奸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上一篇:但行前路无问西东出处典故 下一篇:蟋蟀的住宅是谁写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