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作者
“不知细叶谁裁出”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全诗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被收录到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和鉴赏古人的风采。
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作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四明狂客。浙江萧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年少以诗歌闻名,在三十考中状元,也是古代浙江地区第一个状元。入朝后得到陆象先、张说等人的器重,仕途通达,最大的官做到了秘书少监,世人多称“贺秘监”,去世后被追授为礼部尚书。
贺知章在家中排行第八,又被称作“贺八”,与同样文采斐然的张旭,张若虚,包融三人并称“吴中四杰”。贺知章生性率直,喜欢结交好友,初盛唐时期有不少文人墨客都与之结交,友人众多。虽然他的诗歌、文章、书法在当时很有名气,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较为闻名的作品有《咏柳》《回乡偶书》等。从有限的作品中也可看出他的文学造诣和对盛唐诗歌发展的影响。书法作品虽然所传不多,却都是精品,目前流传下来的仅有有日本皇室收藏的草书作品《孝经》,从中可以看出其书法特点和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贺知章所撰写的墓志数量众多,如今出土的墓志帮助学术界填补了很多空缺,解决了很多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咏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对于春天的喜爱。
《咏柳》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柳树的赞美,并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春时期的杨柳,把春风比喻成了剪刀,赞美了柳树美丽的姿态。
咏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唐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园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当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突然他看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起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家喻户晓,千古绝唱。
《咏柳》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是歌咏柳树的。但它所歌咏的却不仅仅是柳树,而是借柳树歌咏了春风。诗人用剪刀比喻春风,是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不管吹到哪里,就把勃勃的生机带到哪里。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世界。她的轻捷,她的锐利,随之而来的创造的愉悦,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两句诗中产生出来。所以这首诗是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象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巧妙的比喻,以及由此造成的高雅的意境,是十分难得的。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很富有层次的变化。第一句先写总的印象,第二句单就柳枝作一番细致的描写。第三、四句再进一步这柳叶。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好象绘画,先勾出轮廓,再添枝加叶补充细节。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前两句是描写内容,碧树如玉,柳枝如丝,碧树如何高上去,柳枝如何垂下来。后两句写柳叶,没有任何形容和描写,而是一问一答,问得天真,答得巧妙,告诉读者这美丽的柳叶是春风劳动的成果。这就在前两句的意境之外,另辟新境,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这首诗里的春天气息,带着盛唐时代的精神,今天读来仍能引动我们的诗情,激发我们的情怀,给我们以健康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