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写作背景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许多人都知道了《如梦令》这首小词,但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下文将对《如梦令》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如梦令写作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与辛弃疾、陆游并称为“宋词三绝”。其优美动人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至今仍被传颂。其中,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便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之一。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回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繁荣的时期。但与此同时,南宋也面临着来自外敌入侵和内部政治腐败的威胁。尤其在金朝的威胁下,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数流露出一种苦闷的情怀。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创作了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以昏沉的氛围、忧郁的心境展现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之情。从“昨夜雨疏风骤”描写的清冷萧瑟之感,到“浓睡不消残酒”表现出李清照深夜难以入眠的苦闷之心,再到“试问卷帘人”将目光聚焦于行役在外的丈夫身上,这首词展现出了词人对家国沉浮、世事变幻所感受到的无奈和悲凉。因此,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不仅是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作品,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真正具有时代感和思想内涵的文学佳作。
《如梦令》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全文赏析:
这是李清照酒后所作的一首词。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末句“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如梦令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人,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与辛幼安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着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