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2023-12-28 17:13 336浏览

你读过《泊船瓜洲》这首诗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绝佳的古诗流传至今,被无数名人大家鉴赏品读,其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泊船瓜洲全诗内容: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今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泊船瓜洲全诗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描绘的是京口和瓜洲之间的长江奔腾不息的场景。诗人将京口和瓜洲之间的距离形容为“一水间”,这个表述生动地描绘出了两地之间近在咫尺的景象,同时暗示了长江水流的迅疾和一往无前的气势。这个简洁而有力的表述,不仅展现出地理特征,也寓意着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

“钟山只隔数重山”则进一步将视线向远处拉伸,描绘了钟山与诗人所在地之间的重重山脉。这个表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山脉连绵、峰峦叠嶂的画面,它表达了自然的辽阔与雄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思念。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是春天的江南景象。诗人用“春风又绿”这个表述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江南岸”这个地理名称也带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和诗意,它激发了我们对江南美丽风景的向往和想象。

“明月何时照我还”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回归的渴望。“照我还”这个表述蕴含着诗人的期待和希望,他期待着明月的照耀,期待着回归家乡的那一天。这个表述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身处异乡,只能通过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泊船瓜洲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右民系,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官居宰相。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佑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爱莲说写作背景 下一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