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2024-01-04 16:40 423浏览

从名字上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好像是我们所学的不同的学科:物理和化学。实际上,他们都属于化学中的一种反应状态。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两类不同的变化,他们之间有着联系,也有着不一样的地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一:物理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即物质本身的组成成份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位置、形状、状态、导热、导电、密度、磁性、溶解、挥发、吸水受潮、吸附、焰色反应、原子弹与氢弹爆炸等。

举例:

1、物质的三态(固、液、气)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水结成冰,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组成他们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都是水分子(H2O),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是指一些金属离子在火焰灼烧下,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能级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颜色,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3、挥发属于物理变化:如酒精与汽油的挥发:酒精和汽油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

4、吸附属于物理变化:吸附作用指气体或溶液中的杂质等物质被吸附在固体或液体的表面过程(可以想象成磁铁吸铁屑)。整个过程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最常见的具有吸附性物质的是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去除臭味、吸附水中的杂质、除甲醛、除冰箱里的异味、净化水质等。

5、人工降雨属于物理变化:人工降雨一般采用向空中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后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水滴,形成雨水。整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

6、原子弹与氢弹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原子弹爆炸是原子(铀原子)裂变成很多小的新原子,并释放能量引发爆炸,氢弹爆炸是氢原子聚集成大的新原子,并释放能量引发爆炸,两种爆炸都是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是原子或离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原子的种类始终不变。所以两者属于物理变化。

二:化学变化(也称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如: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酿酒、食物发霉变质、食物发酵、铁生锈、蜡烛燃烧、金属冶炼等。

1、燃烧: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如碳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产生。

2、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有新的物质产生。

3、呼吸作用:动植物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体内,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有新的物质产生。

4、酿酒:淀粉含量较高大米和小麦,经过发酵产生酒精(乙醇)的过程,整个过程:淀粉→葡萄糖→乙醇,有新物质产生。

5、食物的腐烂变质:食物在空气中细菌与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腐败,此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种新物质:NH3(腥味)、乳酸(酸味)、H2S(臭鸡蛋味)等。

6、食物发酵:食物发酵是微生物(酵母菌)对食物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食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产生另一些新的物质。如酿酒,就是含淀粉的食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酒精的过程。

7、食物发霉:有害的霉菌对食物分解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发霉的食物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人类不能食用,如霉变的花生、大米,会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高度致癌物,对人类危害较大。

8、金属冶炼:金属冶炼是氧化铁(Fe2O3)在一氧化碳(炭或氢气)的作用下反应生产铁(Fe)的过程,整个过程有新物质产生。

9、煤油燃烧:煤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冒出黑烟(黑烟中含有碳)。

10、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两种气体混合后,会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有新物质产生。

11、无色溶液(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硝酸银溶液):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会产生黄色沉淀,黄色沉淀是碘化银沉淀,有新的物质产生。

12、铁生锈:铁遇到水与氧气时会生成红色的氧化铁(铁锈),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练习题

1、下列描写事物的诗词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床金做马(引自《红楼梦》)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引自((望庐山瀑布》)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引自《无题》)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引自《沁园春·雪》)

【答案】C

2、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溶于稀硫酸,煤的燃烧

B.火药爆炸,粉碎矿石

C.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D.汽油挥发,湿衣服晾干

【答案】C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打磨玉器

D.大米霉变

【答案】D

4、6000多年前,人类祖先所从事的下列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房屋

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陶器

【答案】D

拓展知识: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

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

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

1、物理性质:

(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密度物质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ρ。

(5)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6)潮解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7)挥发性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过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8)导电性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

(9)导热性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10)延展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

2、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

(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性质。

(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H2、CO、C。

(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

上一篇:此消彼长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对称和轴对称的区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