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学书的主人公是谁
临池学书这个成语原指学习书法刻苦用功。后比喻刻苦学习技艺。说到临池学书这个成语,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羲之,其实,这个成语跟王羲之是没有关系的,它指的是历史上的另一个人物。
临池学书的主人公是谁?
临池学书的主人公是东汉张芝。
临池学书的故事简介:
汉代弘农郡有一位名土想去拜见好友张芝。这时,天色将近黄昏,马车绕过山脚,眼前出现一口大池塘,池水乌黑。池边长着两棵大树,大树之间牵着一条绳子,挂满破布,在晚风中摆来摆去。破布下正坐着他的好友张芝,草地为席,石板为桌,正专心致志地奋笔疾书。
名士悄悄地走近他的身旁,凝神观看了片刻,只见或浓或淡的线条龙飞凤舞,整幅作品意境深邃、无限精美。他情不自禁地大声赞叹:“太好了。”
这一声惊动了张芝,他转过脸,见是好友,忙投笔起立,说:“你莫要夸奖嘛。我是用那池墨水换来这一纸的点线啊。”
名士看了看那树间破布,才恍然大悟,原来张芝是用布帛代纸,写满字后就拿到池塘漂洗,晒干再用。长年累月,那一大口清澈的池塘竟染成了黑色。张芝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东汉草圣”的美名。
临池学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临池学书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书法的故事,它更是关于坚持和努力的故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有多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奋斗,我们每个人都能书写出自己精彩的一生。无论环境如何,持之以恒的努力终将开花结果。
临池学书与手不释卷、孜孜不倦的区别:
“临池学书”和“手不释卷”、“孜孜不倦”都有勤奋好学的意思。区别在于:“临池学书”是具体的、很有形象感,侧重于苦学勤练。“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侧重于对书卷的喜爱程度很深。“孜孜不倦”意思是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是非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大,侧重于学习的兴趣很高。
张芝简介:
张芝(约112—192),中国东汉书法家,又名奂子,字伯英,号张有道。
张芝系东汉敦煌郡渊泉人。渊泉为汉代敦煌郡所辖六个县中的一个(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张芝出身官宦家庭,其祖父张享曾任汉阳(今天水)太守。父亲张奂官为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后迁任太常卿。张芝少时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章草),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张芝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