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2024-01-10 18:13 320浏览

伯牙鼓琴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小学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美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深情厚谊,表现了知音难觅的主题。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1、原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翻译: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一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4句话,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了伯牙与钟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钟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钟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赞叹:“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钟期对琴声的描述,更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的情怀。钟期知其“音”,更知其“志”。喜遇知音,伯牙是怎样的欣喜?故事中没有描述,而是在第二部分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无足”一词,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文章用墨极简、但面感很强,富有想象空间。

伯牙鼓琴故事主人公简介:

1、伯牙: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2、钟子期:

钟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dian)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回国探亲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上一篇: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下一篇:伯牙鼓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