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作者是谁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塞外雪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武判官在冰天雪地中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作者是谁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首诗它出自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简介:
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词语解释:
“判官”,唐时协助地方节度使处玲政务和公文的文官。
“归京”,回京(长安)。
“胡”,古代对北方外族的称谓。
“狐裘”,狐皮衣服。
“锦衾”,织锦的棉被。
“控”,拉开。
“都户”,唐时管理边远地区的官。
“翰海”,大沙漠。
“阑干”,纵撗散乱。
“中军”,军队指挥部。
“羌笛”,古时羌族的一种乐器。
“辕门”,官府的门。
“掣”,牵动。
“轮台”,地名,在今乌鲁木齐西北。
赏析:
首先,这首诗歌的语言非常优美,诗歌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情景交融,生动形象;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以春天的梨花比喻北国的雪景,既写出了北国冬日的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再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写出了北国的寒冷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武判官的深情厚意。
其次,这首诗歌的节奏感非常强,让人读起来非常流畅;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通常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这首诗歌通过押韵、平仄、长短句等手法,使得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此外,这首诗歌的主题也十分深刻,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与武判官在冰天雪地中的分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在送别武判官的时候,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同时也感慨人生的无常和无可奈何,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使得这首诗歌更具有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北国冰雪风光,更表现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知识点:
相传,《白雪歌》是黄帝时的琴曲。楚大夫宋玉对襄王云:“有客歌于郢中,歌《阳春》《白雪》,国中和者数十人。”(郢即楚国国都)可知当时能唱此曲的人很少。唐高宗时,太常寺乐官取帝所做雪诗,依旧传琴曲制谱,成《白雪歌》曲进呈。岑参此诗歌咏边塞雪景,即以《白雪歌》为题,是借用乐府歌曲名,并非自创题目。《送武判官归京》才是诗题。
作者简介
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为边塞诗坛的“四杰”。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于天宝八年(749年)中进士,曾任秘书监等职。他的书法风格奇伟,被誉为唐代书法的代表之一。岑参在唐代完登基后被追赠为秘书监,但因与中书令林甫不和,被诬陷致死,享年七十岁。他是唐朝的一位大臣、书法家、博学多才、年少有为的人。岑参于750年去世,被追封为太子太师。岑参被唐宗毒必册封为汝阳李字嗣,小名华奴。他热爱军营生活,曾多次在边疆服役。
练习:
1、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 “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详解】“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描写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并没有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故C错误,选C。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借代、比喻
D.借代、夸张
【答案】A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议论抒情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