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

2024-01-23 18:46 667浏览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亮剑”世界。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那中国的原子弹是谁研制的呢?下文将详细介绍。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

钱三强

钱三强,中国绍兴人,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

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中国原子弹的研发过程:

1、萌芽阶段:

1946年6月,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比基尼岛进行核试验,中国科学家赵忠尧受国民政府委派到现场参观,然后在美国采购加速器;1946年9月,朱光亚、华罗庚、李政道、杨振宁、曾昭伦(曾国藩的后人,优秀的名人之后)等人受国民政府派遣,到美国学习原子弹技术;受美国保密政策限制,无法学习原子弹技术,随进入大学学习。

1948年钱三强(曾在法国留学,导师是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何泽慧(曾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从事核物理研究)从法国回到中国北平。1949年5月,曾经在英国留学、借道香港回到北平的彭桓武(其导师是大名鼎鼎的玻恩),与钱三强会面商讨,以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为基础,成立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应用物理所,为进行核科学研究做准备。

1950年,曾在居里夫人女儿--伊莱娜·居里那里学习的杨承宗,在其导师的大力帮助下,在法国巴黎购买了研制原子能的书籍、设备和药品,并带回了珍贵的10克镭样品。

1950年5月,新中国成立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科学技术的研究,曾留学美国、师从康普顿(很多人都会想到康普顿效应)的吴有训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

1951年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大约6公里的地方,成立了“原子城”,即现在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1953年2月,钱三强率领20多人的科研队伍,到苏联学习核科学技术。

1954年,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广西找到了铀矿石,这可是核武器的最重要原料;同年,成立了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专门从事铀矿开发,顶峰时期有2万多人。

2、准备阶段:

1955年1月15日,中央领导听取了刘杰(时任地质部副部长)、李四光、钱三强关于发展原子能的报告;7月,国务院成立了负责核科研基地建设的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技术局,钱三强任副局长;随后,中央成立了三人小组,负责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同年,第一届人大第51会议,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宋任穷任部长,主管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

1955年1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将帮助中国和东欧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1月20日,中苏签订协议,苏联帮助中国勘探抽矿;8月,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原子工业的协定;11月,中国派出26人到苏联学习反应堆、加速器、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

1956年1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不仅会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可能有自己的原子弹”。同年12月,草拟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确定了12项重点任务,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居于首位。

1957年秋天,第二机械工业部成立九局(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李觉(此前任“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任局长,负责筹建原子弹设计研究院,设立了理论、实验、设计和生产4个部门共13个室。

1958年2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负责原子弹和氢弹。

1958年,九局组成核武器研究所,开始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现位于北京西南郊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曾留学德国,师从著名女核物理学家迈特纳(Meitner))任副所长,这是中国第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所,号称中国核工业的“老母鸡”。

3、独立研制和最后攻坚:

1960年,第二机械工业部成立核安全防护卫生局,与卫生部实行双重管理,确保核安全。

1961年7月,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国各地、各部门支持原子能工业、核武器研制工作。同年,在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如等科学家的领导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定为“内爆型”。

1962年下半年,攻克了铀235生产线上存在技术问题;同年9月,二机部制定了《1963-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划大纲》,力争在1964年,至迟在1965年上半年试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1月,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宣布,决定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立15人的中央专门委员会,领导原子弹研制工作。

1963年初,开始在西北部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科研人员由北京转移到基地,开展最后攻坚战。同年底,全尺寸聚合爆轰中子试验取得成功,攻克原子弹研制最后一个重大难关。

1964年1月,兰州浓缩铀厂生产出合格的高浓缩铀产品;6月,试爆了一颗不装核燃料的原子弹模型;8月,进行第一次核试验装置备件全部加工、装配、验收完毕;张爱萍将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预演,确保第一次核试验完无一失。

1964年10月16日下行3时,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人民日报发表红头号外,向全世界宣布这一成功喜讯。

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意义:

1、国家自主和尊严。

对于中国来说,首次核试验是国家自主和尊严的象征。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多次侵略和分裂的国家,核试验使中国能够自主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不再依赖外部国家。这一事件强化了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让世界知晓中国不再容忍外部压力。

2、国家团结与自信。

中国的核试验也在国内引发了强烈的国家团结和自信。人民围绕这一伟大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这不仅激发了国内创新和科研的热情,还加强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信心。这种自信激励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国际政治与和平愿望。

尽管中国成功进行了核试验,但中国政府一直坚守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原则,强调自己的核政策是防御性的。中国积极支持全球核裁军,倡导和平与和解。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持谦虚态度为全球和平提供了重要保障,平衡了全球核力量,促进了国际和平。

4、未来展望。

从中国角度看,首次核试验是国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象征着国家自主、国家尊严和国家团结,同时也为国际和平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也认识到核武器的巨大责任,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致力于维护全球和地区和平与安全。

中国的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上一篇:游刃有余出自哪个典故 下一篇:夏日绝句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哪两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