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折桂典故的来历
“蟾宫折桂”的意思是:考试中举,有好的前程。“蟾宫”指的就是“月宫”,也叫作“广寒宫”,相传是嫦娥奔月之后所住的地方。“蟾”指的就是“蟾蜍”,也被称作月精。“折桂”说的就是攀折月宫里的桂数的枝条。听起来是那么的具有神话色彩,但其实他有着一个经典的故事,以下是详细介绍。
蟾宫折桂典故的来历
“蟾宫折桂”的典故源于《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蟾宫折桂成语故事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
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月亮上有棵桂树高达五百丈,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
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古人演绎出了无数个版本,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关于蟾宫折桂的传说和掌故,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两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来当柴烧,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
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不久,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地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树的顽强生命力。可能这正是古人选中桂树寓意高就和及第的原因。
蟾宫折桂的意思解释
一、释义
基本:蟾宫:月亮,传说上面有蟾蜍和桂树。在月宫里折桂枝。
古义:旧指参加科举考试考取进士。
今义:现指参加重要考试或重大比赛取得好成绩。
二、例句
1、她的音乐才华备受赞誉,多次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蟾宫折桂。
2、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最终在比赛中蟾宫折桂,成为了冠军。
三、引证
1、拟蟾宫折桂云梯步,待求官奈何服制拘。——元·施惠《幽闺记·兄妹筹咨》
2、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清·曹雪芹《红楼梦》九回
3、想到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清·曹雪芹《红楼梦》七十五回
4、银蟾道:“据我看来:此是师母连得贵子之兆,或主玉儿下科蟾宫折桂也未可知。”——清·李汝珍《镜花缘》八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