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五十步笑百步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说明了什么道理

2024-01-29 17:01 5006浏览

“五十步笑百步”,意思后退了五十步的士兵讥笑退了一百步的士兵。如果有一个人的缺点或错误与别人性质一样,只是情节稍轻而已,就没有资格嬉笑别人。“五十步笑百步”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五十步笑百步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成语,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句话形容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传递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这个道理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可能出现的一种心态,即对他人的努力嗤之以鼻,却对自己的局限性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常常表现为自我安慰和逃避责任,是一种缺乏自省和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

以职场为例,有些人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得懒散消极,却常常对同事的努力和进步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种心态使得个体停滞不前,无法真正认识到自身问题,而将目光集中在他人身上。

要改变这种心态,关键在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面对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沉湎于对他人的嘲笑和自我欺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进步。

总的来说,“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避免自我膨胀和自我欺骗。只有真正正视问题,积极面对挑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取得更好的成就。

五十步笑百步故事情节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后退了五十步的士兵讥笑退了一百步的士兵。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有一日,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国家真是尽心尽力了,如果河内地方遇到饥荒,我就把那儿的居民迁到河东去,在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如果河东出现这样的灾情,我就用同样的办法,你说我这样替百姓办事,为何我国的百姓没有增多呀?

孟子说,那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战国时期,有一次两国交战,一方的将士刚听到鼓点,就抛下盔甲,狼狈而逃。逃跑的过程中,有的士兵跑的快,有的士兵跑的慢。这时候,那些跑的慢的人就嘲笑跑的快的士兵:你们真是胆小鬼,跑的那么快!

讲完这个故事,孟子问梁惠王那些嘲笑跑的快的士兵做的对吗?

梁惠王想了想说:”同样是逃跑,跑五十步和一百步有什么区别吗?跑的慢的干嘛要嘲笑跑的快的呢?“孟子说:”你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知道如果不认真改革朝政,那魏国是不会像邻国那样强盛起来的。

后人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性质的问题,却自以为优越而嘲笑别。

梁惠王简介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战国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70一公元前319年在位。

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要他“清心寡欲”,公叔痤去世前,劝惠王杀商鞅,不要让他逃走,惠王不听。

在位期间重用庞涓,军事实力大增,然而庞涓陷害同学孙膑,而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导致孙膑逃脱后入齐。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名将庞涓死后,魏国军事实力彻底衰落,以至于魏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改元重新纪年,这标志着魏国的霸主地位的丧失。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楚威王七年领大军伐齐,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齐。魏惠王于前319年卒,享年82岁。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家发展史上,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生于鲁国邹地。他幼年丧父,由母亲一人抚育成人。孟子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是由毅力坚强的母亲抚养而成。其中,成语“孟母三迁”、“择邻而处”、“断织之诫”等就与这位圣人的成长有关。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仁、义、礼、智等品质都是自然地先天具备的。至于人为什么会有不善的行动,他认为那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引诱。根据这种认识,他承认教育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的手段,教人去其不善以存其善。可是他又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提倡存心养性,培养其所谓“浩然之气”,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哲学中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于后来宋代儒家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最突出的主张,是行“仁政”。这种主张是针对当时各国诸侯的兼并战争而发的。他从稳定君主的统治地位出发,强调君主应当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应当让人民过安定的生活。要使老年人能衣帛、食肉,鳏、寡、孤、独的人生活能有所依靠。他反对那种强欺弱、众暴寡的兼并战争和对人民的无辜屠杀。他主张讲公义,反对讲私利。他憎恨暴君,承认国人有权杀暴君,杀暴君是诛独夫,不是弑君。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并且加以发挥,成为封建时代带有民主思想色彩的、宝贵的政治理论。他同时还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看法。

历史上称孟子为“亚圣”,由来也是很久的。宋、明的道学家们都极力推崇他,认为他是独承儒家正统的传人。元朝文宗时曾封孟子为“亚圣邹国公”,明朝世宗嘉靖年间免去孟子的封爵,只称“亚圣”。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教育伦理等领域都有深远影响,被誉为儒家圣人之一。他的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的儒家学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一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及寓意 下一篇:民国四大家族都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