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遥知不是雪下一句是什么

遥知不是雪下一句是什么

2024-01-29 17:05 273浏览

自古文人咏梅,多半是用梅花来比喻自己,王安石这首咏梅诗同样如此。“遥知不是雪”,香气从老远就飘来了,淡淡的,不明显。但是王安石说:我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遥知不是雪下一句是什么

为有暗香来。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那不畏严寒,冰清玉洁的梅花。千百年来,骚人墨客们向傲霜斗雪的梅花寄寓了无限的敬意,书写了一篇篇赞美梅花清雅高洁、坚韧顽强的佳作。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遥知不是雪赏析1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遥知不是雪赏析2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墙角的梅花为载体,描绘了一幅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傲然独放的画面。这里的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被赋予了坚强和高洁的品格。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寓言了那些像他一样,身处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却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的人。这种象征性的描绘,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那些坚韧不拔、才华横溢的人的赞美。

而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又转而描绘了梅花的幽香。他将梅花拟人化,描绘出它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景象,以此喻示那些品格高贵的人。这些人就像梅花一样,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们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风采,他们的才华横溢,就像梅花的暗香一样,虽然不易察觉,但却能深深地沁人心脾。

整首诗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气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强、纯洁、高雅的品质的赞美。诗人以物言志,借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挫折的无畏。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意境高远悠长,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咏物诗篇。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进士,初做鄞县令,后历任知府、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神宗时两度为相,执政期间,施行新法,受到保守派的顽固抵制。

1076年,王安石被罢去宰相之职,贬为江宁知府,心灰意冷。回家休养前,一位小吏前来收府内公物,其中一张来自宋太宗年间的檀木藤床。王知府了解妻子吴氏的脾气,故意做出鼾声和臭脚味,让吴氏产生厌恶,自愿舍弃这张床。吴氏误以为床脏臭,责令丢弃。

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尽废,王安石郁郁而终,享年66岁,追赠太傅,谥“文”,故又称“王文公”。他的改革被誉为“王安石变法”,对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上一篇:遥知不是雪的作者是谁 下一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