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2024-01-31 16:20 391浏览

“白帝城托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之举,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事件之一。“白帝城托孤”的主人公是刘备、诸葛亮,你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吗?

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220年,东吴将领吕蒙攻入江陵,关羽退守麦城,被吴将潘璋的部将追获并斩首。221年,刘备率兵讨伐东吴,张飞带兵从阆中下江州,临行时,被帐下将领张达、范强杀死。张、范二人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孙权。第二年,刘备为替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吴,从巫峡、建平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结七百里连营。吴国镇守荆州的大将陆逊采用火攻,杀得蜀军大败,刘备逃入白帝城。蜀军的船、器械、水军、步兵及军用物资损失殆尽,尸体遍布江上。

223年,刘备病重,命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并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安国家,定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行,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行,你就废了他自己当帝吧!”诸葛亮流着泪说:“臣下哪里敢不尽心竭力,臣一定效忠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又给刘禅下诏说:“人活到五十岁就不算早亡,我今年已六十余岁,没什么遗憾,只是挂念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努力呀,不要因为是很小的恶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很小的善事就不做!只有贤德的人,才可以服人。你父德薄,不足效法。你与丞相处事,要待之如父。”这年四月,刘备在白帝城去世。这就是白帝城托孤。

刘备托孤白帝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之一,以下是可能的七条原因:

1、信任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十分信任,认为他是一位忠诚有才干的谋士,能够帮助刘禅治理好国家。

2、稳定局势。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损失惨重,他担心自己去世后,蜀汉政权会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托孤白帝城可以让诸葛亮等重臣稳定局势,确保国家的安全。

3、确保刘禅的统治。刘备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才能平庸,担心他无法胜任国家大事。托孤白帝城可以让诸葛亮等重臣辅佐刘禅,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4、为刘禅铺路。刘备希望通过托孤白帝城,让诸葛亮等重臣对刘禅产生感激和忠诚之情,从而更好地辅佐刘禅为他铺平道路。

5、考验诸葛亮的忠诚。有人认为刘备在托孤时所说的话,是在考验诸葛亮的忠诚和决心,他故意说出“君可自取”的话,看看诸葛亮是否有野心篡位。

6、分散诸葛亮的权力。还有人认为刘备托孤的真正用意是为了分散诸葛亮的权力,他在托孤时同时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让他们互相制衡避免诸葛亮一人独大。

7、为自己留下好名声。刘备是一位仁德之君,他希望自己在去世后能够留下一个好名声。托孤白帝城可以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忠诚、仁德的形象。

后世对白帝城托孤的解读

第一、刘备白帝城托孤就是让众人知道。可能当时刘备的病床外埋伏了刀斧手,刘备在等着诸葛亮的答复。虽然“均可自取”,但是诸葛亮却回复“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第二、刘备事先已经知道诸葛亮将作出何种回应。东汉末年,时人很看重名声,诸葛亮更是如此。如果诸葛亮后来心怀心怀篡逆或试图篡逆,则很可能召来天下指责谩骂,那么舆论将对诸葛亮很不利。

第三、刘备这是以退为进。刘备病逝前,在召见诸葛亮的同时也召见尚书令李严,在任命诸葛亮为“辅命大臣”的同时也让李严“同为顾命”。刘备的选择很简单,毕竟诸葛亮的口头承诺的作用实在有限,于是他想到了用李严与诸葛亮保持着制衡。

后世对白帝城托孤的评价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忠诚和信任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用诗歌、文章等方式来赞美这个故事,强调了君臣之间的信任、忠诚和责任。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故事也被用来激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和信仰。

白帝城托孤的争议

虽然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被广泛传颂,但也存在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刘备的托孤之举是在利用诸葛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蜀汉的稳定和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继位。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个故事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历史事实。然而,这些争议并没有影响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受白帝城托孤的两位大臣是 下一篇:白帝城托孤原文及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