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马铃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马铃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2024-02-03 16:03 764浏览

马铃薯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一种食物,虽然马铃薯如今在中国已经非常普及,但它最初并不是源自于中国,而是由外传入。马铃薯具体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马铃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马铃薯传入中国,最早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

马铃薯环境条件:

1、温度:马铃薯在4℃以上块茎的芽就能萌动,在0℃以下块茎受冻。马铃薯块茎的最佳贮存温度为0℃-4℃。马铃薯喜欢冷凉气候,块茎上芽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2℃-16℃,18℃-25℃时发芽迅速,但长成的幼苗苗体弱小。块茎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以不超过21℃为好,高于25℃时不利于块茎膨大。高温会使块茎停止生长。

2、水分:块茎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较适宜,结薯末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所以早熟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末期,茎叶急速生长,块茎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种自开花后直至茎叶停止生长前的整个阶段,都属块茎膨大期,比早熟品种需水期更长。

3、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1-13小时日照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

4、土壤:马铃薯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汉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壤土等。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马铃薯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碱性土壤中马铃薯易得疮痂病。

为什么叫做马铃薯呢?

“马铃薯”因酷似马脖子上面栓的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马铃薯的世界产量与中国地位:

进入21世纪,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达到了3亿6800万吨,其中中国的产量将近889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的领先地位。中国的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黑龙江省则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甘肃省定西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定西市不仅成为中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还成为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每年向中国各省市提供大量的马铃薯,满足了全国对马铃薯的大量需求。

马铃薯为什么在我国这么受欢迎?

马铃薯既可以帮助我国部分高寒贫困地区解决脱贫问题,又可以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的保障率。

马铃薯作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不仅做法多样,所含的人体必需营养元素非常丰富。马铃薯所含的矿物质中钾、钙、磷、铁等成分较多,还含有硫、硅、钠、锌等,这些矿物质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食品的酸度,保证人体内酸碱平衡。马铃薯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含量都高于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

马铃薯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用马铃薯具有补中益气、和胃健脾、消肿等功效,外用可敷疗骨折损伤、头痛、风湿等症。

马铃薯还是抗衰老食品,高含量的维生素、优质的膳食纤维和高钾含量是其抗衰老、保健康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鏖战犹酣的意思及造句 下一篇:土豆是哪个国家传入中国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