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闻过则喜的典故

闻过则喜的典故

2024-02-21 15:36 421浏览

“闻过则喜”的大致意思是,听到别人说自己有错应当高兴,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应当不隐讳并改正。“闻过则喜”的典故在历史上也真实存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成语!

闻过则喜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对他的弟子们谈到勇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时,举出历史上三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时鲁国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为人诚实,刚直好勇,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他虚心接受并且十分高兴。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翻译:

孟子说:“子路,别人把(他存在的)过错告诉他,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的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大家的优点,非常快乐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也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闻过则喜的详细解释:

成语“闻过则喜”表示当我们听到别人犯了错误或犯了过错时,反而感到高兴。这种高兴并不是因为我们希望别人犯错,而是因为我们从别人的错误中获得了教训和启示,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谦虚、好学的品质。当别人犯错时,他不会责备或嘲笑对方,而是把这个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从中吸取教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从他人的错误中获得经验和智慧。

成语结构:

闻过则喜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闻过”和“则喜”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闻过”意为“听到别人的过错”,“则喜”意为“反而感到高兴”。

关于闻过则喜的思考:

我国古代有许多“闻过则喜”的佳话。例如唐太宗对待魏征的直谏,曹操早期对待杨修的规劝,武则天的“广开言路”等等,从某个角度上看,“闻过则喜”对于他们的事业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闻过则喜,需要一种胸怀。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我们从事业的大局出发,而不是只顾眼前的面子、狭隘的自尊心,就会欣然接纳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

闻过则喜,需要一种境界,一种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他人的境界,一种虚怀若谷,在真理面前、在是非面前人人平等的境界。

闻过则喜,需要一种辨识力。对于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并不是不加思考地全部囫囵吞枣,而是要运用一种辨识力,把其中的精华剥剔出来,成为今后工作与行动的动力!

上一篇:杯弓蛇影是折射还是反射 下一篇:闻过则喜出自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