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

2024-02-26 12:49 903浏览

想要掌握一首古诗,背诵并默写全诗是最基本的。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僧志南创作的一首古诗,这是作者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传神的表现了出了春风的柔美和温暖,表达出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命的珍爱。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

《绝句》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注释:

1、系(xì):联接。

2、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3、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4、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5、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翻译:

在古木的树荫下,我系好小船,在无边的春色中,手扶藜杖信步走过小桥。细雨如烟,飘洒在初绽的杏花上,花儿娇艳欲滴,却打不湿赏花人的衣裳。微风吹拂,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却感不到一丝寒意。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赏析:

在《绝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自然元素,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其中,小船、古木、细雨、微风、杏花、杨柳等都是构成这幅画卷的重要元素。诗人通过这些元素,将春天的气息和特点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古木阴中系短篷”,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小船停泊在岸边,古木参天,树荫浓郁,构成了一处宁静的避风港。这个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宁静和安详,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杖藜扶我过桥东”,诗人则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他拄着拐杖,走过小桥,尽情欣赏着春天的美景。这个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接下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段描绘更是生动传神,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细雨绵绵,杏花绽放,微风拂面,柳条舞动,这些景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春天画卷。在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春天之中。

同时,“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诗也是此诗中的名句,被广大读者所传颂。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将春雨杏花和春风杨柳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沾衣欲湿”写出了春雨的湿润和轻盈,“吹面不寒”则写出了春风的和煦和温暖。这两个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春雨杏花和春风杨柳不仅是自然的景象,也寓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更为强烈。

整首诗中,志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小船、古木、细雨、微风、杏花、杨柳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诗人的行动和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自然与人生的交融,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深刻和丰富。

吹面不寒杨柳风作者简介:

僧志南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僧,其法号为志南,生平不详。据宋人赵与虤所载,《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评价他的诗歌: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朱文公也曾跋其卷,深爱其诗。

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上一篇:鲜衣怒马少年时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鹿柴是一首什么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