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西游记第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游记第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4-02-26 16:30 302浏览

《西游记》这部小说使吴承恩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去阅读这部小说,而阅读最基本的能力就是需要提炼出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便理解整个故事。那么,第三回则是整个故事的重要开篇,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学艺和闯祸的故事。

西游记第三回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西游记第三回读书笔记

第三回和前两回不一样,前两回虽说有小波澜,但也算不上什么大起伏。这一回设置的冲突密集且层层递进,并且已经决定了故事的发展走向,是写一只猴子的百年猴大王生活,还是安排一位孙行者去往西天取经。

1、咒术起邪风,傲来国夺兵械。

为什么会设置在傲来国夺兵械一环节?此回开篇就说明了缘由,猴王荣归故里,剿灭了水脏洞的混世魔王。混世魔王这一事,让孙悟空开始居安思危。话说悟空本领高强,但是手下的猴子们却能力较弱,遇到祸事能力不强,q兵器械丰足才能有自保能力。同时,兵力强盛也是一种对外敌的警示。

但问题是,东西哪里来呢?作者化身为四只老猴子,老猴子年长经历的事情多,通晓的也多,建议也比较有信服力,没有兵械可以去邻居傲来国那里买或者学着造兵械。

孙悟空是怎么干的呢?老猴子的建议只是听了一半,是去的傲来国但不是买或者学,而是利用咒术起邪风,搬空傲来国的兵器库。法术,成了孙悟空取巧的“好手段”。

是不是有些眼熟?那只癖好收集袈裟的黑熊精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喜欢的,就想法子去夺来了,换做人世间就是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匪,而此时的孙悟空其实和取经途中的那些妖怪,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2、猴王入东海,龙宫巧得二宝。

得来轻巧的东西,往往不会被珍视。孙悟空在家习舞兴师一段时日,觉得这普普通通的凡兵利器已经配不上自己了。但是,也找好了说辞,这大刀“榔槺”得很,不称手就可以换了。

四猴军师又献上“良策”,可以找另一个好邻居——东海龙王。毕竟是一方海域之神,进去之时倒也是客客气气的,自报家门,但是也没曾透露是出自菩提祖师门下。

东海龙王欲用寻常武器打发,哪想到孙悟空也看不上钢叉、画戟,也不是个好打发的家伙。龙王百转千折地,欲用寻常人搬不动的“天河定底神珍铁”让孙悟空知难而退,没曾想到这神铁倒是顺从了孙悟空。

孙悟空收了这伸缩自如的“神铁”,也就是后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这“神铁”两头都有金箍,是不是就联想到了后面孙悟空脑袋上的紧箍咒?孙悟空是因为心性顽劣降不住,采用紧箍咒来进行约束。这金箍棒两头金箍,也是用来镇河妖海妖,没镇压前估计也是个嚣张性子。这也许是,如意金箍棒能被孙悟空收服的原因之一吧。

后面还强行求取了一副披挂,披挂是由其他三海龙王不甘不愿凑成的——金冠、金甲与云履。

龙王不是自愿赠送宝物的,有没有想过反抗?有,但是即使是点将起兵也打不过,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告状,告到天庭,告到玉帝面前。这一步是为天庭招安孙悟空不成,反倒来了一出经典的大闹天宫做好的铺垫。

3、初入幽冥界,笔一挥改生死。

前两回重点提到的就是,孙悟空漂洋过海,求仙问道,为的就是长生,即使被祖师赶出师门,他仍然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学会了长生之术。可事实呢?直到被鬼差勾去幽冥界,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既然来都来了,刚好直接找冥王解决问题吧!无论是击鼓鸣冤,还是一路哭嚎,还是自认了那三百四十二岁的善终,那都不是孙悟空做事的风格。

一路抡棒,开出一条道路。相貌凶狠,武力高强,反而让十代冥王慌慌张张地不敢端架子,问了出处,端来了生死谱。孙悟空浓墨一挥,不仅划去自己的名字,连那些有名有姓的猴子也给划去了。末了,也是一路棍棒,打出幽冥界回家了。

孙悟空强销名号,猴类无生死,乱了轮回,但是森罗殿诸王也是打不过,直接选择了上报,把问题扔给了天庭。

天庭会议中,太白金星给的建议是既然此猴有能耐,选择给个官职,招安便好。只说给个官职,但是没有明确什么官职,匆匆招来,匆匆定官职,不甚在意,又偏生得这猴子是个心高气傲的主。

天庭轻视,悟空自我傲视,这也为后面起冲突做好了伏笔。

西游记这部书的中心思想是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服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表达了人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宣扬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必要的补充

《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上一篇: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内容概括 下一篇:西游记第七回主要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