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指几月
历代文人墨客都特别钟爱“扬州”这座小城,还因此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流传至现在,很多人也都会三月特意去看看这座城市,去欣赏一下美景,但是这里的三月真的是指现在日历上的三月吗?其实不然,详情亲看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指几月
这里的三月是指农历三月,“春夏秋冬”四季,是以“廿四节气”来确定的,对应春天的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而阳春三月是指清明、谷雨这段时间。对应的阳历,是4月份,有时还可能是5月份。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指什么地方
“扬州”即广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镇江、扬州一直到苏州一带,而并非单纯的指扬州城!但是现在大家都会把扬州城当做李白口中的扬州!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哪位诗人
李白。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今甘肃天水一带), 他生活在盛唐时期,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的名胜古迹,历代诗词名家中,与黄鹤楼最有机缘与诗缘的,恐怕就是诗仙李白了,众所周知,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人,足迹几乎遍入整个中国。
根据李白年谱记录,他登黄鹤楼有时间可考的就有三次,李白留下的大量诗作中可以看见不少关于黄鹤楼的。与黄鹤楼有关的名句,给后诗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围绕所写黄鹤楼所写的诗歌,李白更是经历了他人生之中的大喜大悲,在他与相门之女喜结连理之后因缘际会的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丽句,在他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叛乱的风波之后又吟咏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的千古诗句。他用他的如椽巨笔为黄鹤楼注入了穿越古今的人文内涵。
李白的晚年之中有一首诗明确的诉说了他的一生中曾经三登黄鹤楼,每一次都是有时间可以考证的,有人陪同的,都是有留下作品的,其中还留下了经典作品。
李白第一次登黄鹤楼是开元16年,也就是公元728年,陪他一起登楼的当时是孟浩然,因为当时孟浩然要去扬州,取道江夏,在江夏上船去扬州,当时李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与孟浩然相约在江夏见面,李白陪着孟浩然玩了好几天,最后陪孟浩然登上黄鹤楼,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走了之后他就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的故人就是指孟浩然,因为他们已经相识三年了,孟浩然是从黄鹤楼下面的码头上船的然后往东,因为黄鹤楼是在扬州的西边,所以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在长江的东头,是当时国内最繁华的一个城市,唐代有一个说法叫“扬一益二”,当时最富有的有两个州,扬州州治所在地扬州,益州州治所在地就是成都。
李白羡慕孟浩然的扬州之行,同时也很留念这个朋友,所以等他上船之后他就站在黄鹤楼长江的码头上久久的目送久久的凝望,一直到孟浩然乘坐的那个船只在他的视线中消失,只看见长江水缓缓的向东流去,李白的举动足以看出对孟浩然的留念,牵挂,象征着他对这个朋友的一片深情,古人云“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代的交通通讯落后所以古人很看重离别,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烟花三月下扬州诗词鉴赏
【全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从四川出峡,在湖北安陆居住了十多年,认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是诗人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故诗中称之为“故人”。
黄鹤楼在武汉市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广陵即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扬一蜀二”(当时的繁华都市,扬州第一,成都第二)之称。诗的开头一二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流东下,自然是向西北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信手拈来,毫无雕饰。第二句联得很好。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烟花三月”用得非常妙。它不仅是指出了离别的季节,也表现了当时的心情。“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色。江南三月,风光明媚,孟浩然将去的又是繁花似锦,绣户珠帘的江南名都,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目的地,但透过字面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对作为三吴都会的扬州的无限神往。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后二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送别情景的描写很巧妙地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感。楼头话别,孟浩然登船启程了。李白依然伫立江边,目送故人所乘船只远去,渐渐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明丽的天空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本身就具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别情如流水,作者凝望着天际江流,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涛,奔向碧空尽处,仿佛依依不舍去追赶远行的朋友。整幅画面情景交融,给人苍茫空阔的感觉。作者对朋友远行的惜别深情,对于不能同游的惋惜,以及对扬州胜景的无限神往,尽在江边送别的形象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