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

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

2024-04-17 15:27 372浏览

天光云影共徘徊是《观书有感二首》中的一句诗,这首诗构思新颖别致,比喻贴切生动,从自然现象中挖掘规律,富有很强的哲理性,是借景喻理的千古佳作。

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赏析:

这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既写得清新自然,又略带禅机。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的“方塘”虽然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的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

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

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天光云影共徘徊一诗的写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观书有感》练习题:

1、这首的作者是(),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不单单是一首风景诗。诗人通过具体景物描写,表达的是关于()的心得体会。

2、下列说法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篇运用比喻,寓理于景。

B.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语成诗”的佳作。

C.这首诗中的景物优美、生动,表达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D.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

3、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什么?清如许的含义是什么?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朱熹;读书治学。

2、C。

3、丰富、新鲜的知识;比喻书中的思想内容精深。

4、正如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清澈一样,我们人也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会变得更加开阔,更加敏锐。

上一篇: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四者的顺序是 下一篇: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徘徊怎么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