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上学是什么心理
孩子怕上学是什么心理
孩子怕上学,恐惧去学校,这说明孩子患上了“上学恐惧症”,通常,孩子产生这种恐惧障碍时,家长都会十分生气甚至责备打骂孩子,这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这种情绪有所加重,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家长要想让孩子正常上学,就要帮助孩子解决“上学恐惧症”。
孩子怕上学是什么心理?
小孩怕上学可能不是心理问题,而是厌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害怕上学。不能适应陌生的环境,对家庭和父母过于依恋。主要表现为对父母过度依恋,不愿意或拒绝上学,所以待在家里。可能是不习惯学校里的事物和环境什么的,所以家长们要明白孩子不是生病了,而是厌学了,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厌学的原因,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
孩子怕上学怎么引导?
1、心理调节,多和孩子交流多鼓励
为了让孩子克服害怕上学带来的思想压力,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尤其是在开学的前两天,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新学期的打算,多鼓励孩子。记住不要把学校描绘成“人间地狱”,而要描绘成接受新知识结交新伙伴的地方,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恐惧。
2、和孩子一起选购学习用品
在开学的前几天,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学习用品店选购学习用品,让孩子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期待。这时候不要再给孩子购买新玩具,防止孩子继续贪恋家里的安稳舒服而不想去学。
3、父母提前去接孩子下学
在孩子刚上学的这段过渡期,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减轻焦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确保他们在上学前几分钟去接孩子。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他们放学后不能马上看不到你,可能会加剧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4、加强孩子跟其他孩子之间的联系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玩伴。你可以问老师孩子们在学校和谁玩得更多,也可以问孩子他想邀请哪个孩子一起玩。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邀请其他孩子,你可以邀请另外孩子的妈妈带上孩子一起来家里共进晚餐。也许晚餐还没结束,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这样能够很好的消除他在学校的寂寞感。
5、给孩子更多安全感
事实上,对很多孩子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跟父母说再见。所以,你必须和你的孩子建立一个单独的仪式,比如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我爱你,祝你一天快乐”。另外,许多孩子喜欢在背包里放一张家庭照,这样他们在孤独的时候可以感到欣慰。
6、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家长不能有溺爱现象
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往往照顾过度,事事包办,处处代替,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一旦离开了父母,没有了父母的悉心照顾,他就会不知所措。孩子进入学校后不可能有人对孩子的生活如此细致的帮助,因此让孩子产生了害怕心理。
孩子怕考试是什么心理
孩子怕考试是什么心理?
1、家长给的压力太大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为了这样的远大目标,家长不管孩子年龄个体特点,施加一些自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比如家长会设立考试名次。孩子的学业本来就很沉重,在家长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压力倍增,思想包袱沉重,生怕出一点点错,就会被惩罚,甚至被家暴。孩子越临近考试越感觉紧张,越紧张导致考试的时候不是提笔忘字,就是记忆的知识内容在大脑中变成了空白,考场变成了“刑场”。
2、孩子情绪自控差
每个人都拥有情绪,孩子也一样,他们因为阅历少,对于情绪的控制还做不到如同成人那样收放自如。考试代表着对自己学习知识的考验,是一种比较重大的事情,孩子惧怕这种考试自己考不好,心理暗示产生负面情绪,孩子控制不住,就变成了考场上的怯场。孩子受情绪影响,即使这些考题都见过,都遇到过,面对着严肃的考场,依然会手足无措,无法发挥自身的正常考试水平。
3、自我否定不自信
很多学生这种不自信来自于每次的考试成绩,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同样也来自于考试经验的匮乏。学生没有及时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考试经验进行总结、复盘,结果每一次的考试都变成了“难关”,导致自己的成绩发挥不稳定,甚至产生慌乱。
孩子怕考试该怎么疏导?
1、换种方式看待考试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过许许多多的考试,特别是求学中的学生们。当孩子在考试之前,如果父母总是提醒孩子考试时要注意什么,应该怎么做才可以考出好成绩,反而会强化孩子对考试的紧张。父母不停的唠叨不是但对改变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刺激的孩子讨厌考试。当孩子考试之前,父母尽量少提考试的事。
2、巧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之前特别的紧张。家长不妨试一试,给孩子放一些轻缓的音乐,或者带孩子到室外去走一走。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与此同时,还可以教给孩子考试时的一些放松小技巧。比如想想哪些开心的事,让自己免于紧张。又或者当自己紧张的时候深呼吸。
3、切记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
这点非常关键。家长不要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终究是片面的,并不能反映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顶多反映的只是一个知识的运用和态度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应该用平和的心态解决,不能说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怀疑他这不好那不好,要合理的开导,不打,不骂,和谐解决。
4、引导孩子正视紧张
帮助孩子要纠正一个观点:考试就是我紧张,别人都那么轻松应对。其实面对重要的考试,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紧张,这是人的正常心态。既然出现,那紧张就是不可避免和必然的,那么就需要我们接受它、习惯它,将紧张当成是学习的好朋友,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仅不会害我,反而会让我从中受益。
5、保持平常的家庭氛围
淡化考试氛围,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切记临考前过多的叮嘱和唠叨,用放松的心态陪孩子做简单的运动,适当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焦虑。家长要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纠纷。
不合群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不合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一种退缩性行为。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合群的行为,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时间长了,会逐渐变得自卑、性格孤僻、富有攻击性。那么,不合群的孩子是什么心理呢?
不合群的孩子是什么心理
1、看问题太过自我
由于独立过久,经常我行我素,在他们的认知中做一件事情不用考虑他人的想法,他们的认知是自我对世界的思考,由于平时没有和他人多交流,并没有人提出反驳的意见,让他们在看待事情上会比较自我,一旦认定难以改变。
2、认知层面比较紧张
长时间不合群的人他们在认知层面会因为缺乏和他人交流而变得特别紧张,他们的价值观想法以及观念,很害怕被别人否定,当和他人交流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被当做是在否定自己,会让自我产生怀疑,让他们比较紧张。
3、内心比较敏感
由于长时间独立自我,独自生活,会将全部的关注点放在自我上,心里也会比较敏感,当外界所有的问题都指向自己时会形成脆弱敏感的心理,这种性格以及心理会让他们没办法正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4、失去自我
很多人认为不合群就是独立自我,体现自己的一种表现,但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认知,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和他人对照没办法体现自己的个性,也没办法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在通过和他人对比后才能让自己了解到不足,更加不断的提升自我。
5、将任性当作自由
大部分不合群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属于自由的生活方式,不用受到别人控制,也不用考虑他人的想法,但其实自由的生活是有目的性,他能将人们引向客观冷静成熟的方向,而任性是肆意妄为的,会让他人冲动、幼稚、不切实际、而这种任性的做法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糕。
不合群的孩子怎么引导
1、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少批评别打击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说话了,所以家长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教育孩子如何说话,这样子也会更有信心。不要总是用言语去反驳自己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说话的机会,多鼓励他们,他们会慢慢改变的。
2、为孩子创造与人接触与交流的机会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时,那么不妨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说多为孩子创造一些与人接触的机会。比如说让孩子去邻居家借一点小东西或送一点小东西,过生日的时候,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中做客。
多让孩子玩一些需要协作的游戏或者是运动,一起玩乐高,大点的一起打球都是可以的。
3、鼓励孩子交朋友,学会开导孩子
不合群的孩子一般都是没有朋友的,而孩子也不知道朋友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这时家长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交朋友,不必多,一个、两个就可以。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有朋友的乐趣,体验到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有助于克服他们不合群的特性。
而孩子的结交朋友的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挫折家长要学会开导孩子。比如想和别人做朋友,但是别人不乐意和孩子做朋友,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可能会被拒绝就是父母也会被拒绝过的。
发现孩子有孩子上学不合群的时候要多引导孩子去交朋友,经常的跟孩子沟通,看看孩子为什么不合群。不能任由孩子不合群的问题发展下去,如果孩子就这么发展下去的话,将来对其性格养成有重要的影响。
孩子迟到不敢去学校是什么心理
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考出好成绩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凡孩子成绩差或者不想去学校,家长就会特别的重视,那么,孩子迟到不敢去学校是什么心理?
孩子迟到不敢去学校是什么心理
1、不想离开家长
有些孩子对父母太过依赖,父母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如果短时间内见不到父母,他们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类孩子多半儿是不想离开父母,那也就是说孩子不想去学校也有对父母依赖方面的原因。
2、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太少
家长因为平时工作忙,都没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一般都由老人带着,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管教,孩子没有指引,会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有的父母不懂得如何管教孩子,自顾自,对孩子置之不理,觉得一切都无所谓,甚至整天只顾自己玩乐,完全不理会孩子的学习和感受。
3、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有些家长有一些不好的思想,觉得只要有钱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觉得自己学历那么低,还不一样有钱活得很好。这种思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上进心。
哪些表现说明孩子“厌学”
1、不愿讨论和学习有关的事
比如平时吃饭或者聊天的时候问到关于学习和学校上的事情时和家长侃侃而谈,慢慢的对学校和学习甚至是同学都不愿意说,故意回避问题,再问就反感生气,甚至摔东西转身就走,留下不知所措的家长。
2、不按时甚至不写家庭作业
每天放学到家之后很积极完成家庭的作业的孩子,开始磨磨蹭蹭,少写一点,故意藏着作业说没有家庭作业,甚至不管不顾怎么样都不写,本来玩儿的开开心心的,一说到写作业就各种难受,这是怎么了呢?这些都是孩子厌学的前兆表现。
3、故意迟到甚至不去学校
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和自己的生物钟,每天有固定上下课时间,就像成年人上班一样。
这个其实很容易的,赖床的孩子听到迟到耽误学习或者自己的活动就会有所反应,如果你再稍有威胁就会马上起床。而厌学的孩子就是不想去学校,你说什么都无动于衷,甚至反抗,越让我去学校我就越是不去学校。这个则是孩子厌学最明显的表现了。
现在,孩子厌学已经成为了现在学校和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在面对孩子上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遇事多思考,多理解尊重孩子。
孩子怕黑胆小是什么原因
孩子怕黑胆小不可能是天生形成的,一定是受到了某些刺激,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果加以纠正的话,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那么孩子怕黑胆小是什么原因?
孩子怕黑胆小是什么原因
1、孩子怕黑是一种本能
怕黑可能源自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也是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当人面对一个未知的洞穴,且需要伸手进去时,由于处于信息缺乏的状态,便非常容易对未知感到害怕。也就是说,当孩子对黑暗中周围的一切产生了不确定感,他的安全感实际上也就大大降低了,这就是孩子对黑暗恐惧的心理根源。
2、孩子怕黑是一种条件反射
当孩子受到了惊吓,威胁和恐吓等情况,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紧张的状态,把黑暗看成一个比较恐怖的事情,内心长期不安定,就会产生怕黑,这是他的一种反应。
孩子怕黑胆小怎么办
1、弄清楚原因
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到底害怕什么,遇到孩子怕黑,家长一味的安慰孩子不要怕是不管用的,必须认真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恐惧来源。另外要告诉孩子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很安全,从而减轻孩子的焦虑。
2、营造好的睡前气氛
营造一个好的睡前气氛对于克服孩子怕黑的心理也是非常有效的。孩子睡前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转移他们害怕黑暗的注意力。家长不妨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读几个好玩的小故事,让孩子从正面、快乐的东西上吸取积极的能量。
3、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当孩子在黑暗中感到害怕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妈妈要诱导孩子把害怕的心情和害怕的内容说出来,问孩子:“害怕什么?”孩子可能会说:“我怕黑,黑洞洞的,真吓人。”当孩子表达出恐惧的情绪,恐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妈妈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可以安慰孩子:“妈妈小时候也曾经害怕黑”,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
4、避免恐惧的刺激
平时尽量不要把孩子带到黑暗的环境中去,也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扔在陌生的地方,更不要给孩子讲恐怖的鬼故事,看暴力和血腥的电影电视。这些都会刺激还在想象力,留下恐惧的烙印。
孩子怕父母是什么原因
当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的时候,家长要去注意并且去对孩子多进行关注,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陪伴。只有家长制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对父母的恐惧心理自然也可以消失,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才有着好处。
孩子怕父母是什么原因?
一、犯错时总是会批评
小孩子犯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些家长却并不认为,在面对孩子犯错的行为时,他们更愿意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惩罚。这些孩子在生活当中没有接受过家长的赞扬,而收到的都是家长的批评,这也就会使孩子对父母没有任何好感,在面对父母的时候,更会因此感到害怕。
二、家长总是威胁孩子
一些孩子之所以会害怕家长,就是因为在家庭当中家长总是会用威胁的话,让孩子来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家长想让孩子做一些事情,而孩子不同意的时候,家长就会运用威胁的话来命令孩子。虽然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完成了任务,但也因为你的威胁,孩子渐渐地产生了害怕父母的情况,不敢和父母长时间相处。
三、家长对孩子发脾气
小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的问题。比如说当小孩想要某个玩具时,就会一直缠着家长,家长烦了就会对小孩发脾气。其实这样很容易吓到孩子,甚至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孩子怕父母怎么办?
1、和孩子谈心
孩子之所以会怕你,可能是没有明白你的心中所想,你觉得你的做法是在管教他,但是他却觉得你在凶他,真正的教育是能够让他从内心接受你的想法,而不是靠你的威信压服的,所以说平时可以和孩子多谈心,知道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知道你的想法,这样你们之间的问题才会得到好转。
2、平时多陪伴孩子
孩子之所以很怕你,可能是因为你们相处的时间不多,这种时间的间隔会导致你们存在一种距离感,你稍微的一个严厉眼神,都会让孩子感到害怕。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陪陪孩子,当你们能够熟悉彼此的习性之后,孩子自然就不会那么害怕你了。
3、和孩子做朋友
能够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长一定是位好家长,想要孩子不再怕你,你就应该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当你们的心能够在一起的时候,你们就会容易沟通了,孩子的心性很简单,你对他好,他自然也就对你好,你对待他像朋友一样,那么他也会容易听你的意见,这就是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了。
4、和孩子一起旅游
想要孩子不再怕你,那么你就要和他拉近关系,最能够拉近亲子关系的就是和他一起经历某些事情,比如说一起旅游,当你们能够一起患难与共的时候,这就说明你们有了心灵的沟通,孩子自然就不会再有所顾忌了。总之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要晓之以理,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5、制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长如果想要和孩子拉近距离,那么首先要做的则是制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如果一个家庭环境过于冷漠的话,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孩子自然没有办法与父母拉近距离,反而和父母相处的时候,会更有明显的距离感。而温馨的家庭环境也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感自然也会拉近。
孩子和大人对着干是什么心理
孩子经常跟自己对着干,教育他总是不停,相信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不清楚孩子有这一表现的心理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如就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吧!
孩子和大人对着干是什么心理?
1、成长的叛逆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约在五六岁时,孩子慢慢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了,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成熟了,是个小大人了,渴望对自己负责,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当父母还是像过去那样说教他时,他会开始反抗、不服从,跟父母对着干。
2、父母的控制欲过强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心理,他是我的孩子,就必须听我的。不管什么事,就得按照我的安排做,哪怕再不喜欢,孩子也没有选择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年纪大了,就会开始抗议。父母越不让我做,我越要做。
3、和孩子缺少沟通
多数父母都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只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却极少跟孩子谈心。当孩子情感上不满时,只能通过和父母对着干来发泄。还有些父母因为工作忙,疏忽了孩子。因为沟通少,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被理解的举动,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比如:故意和同学争吵、故意上课不专心……
孩子和大人对着干家长要怎么办?
1、多了解孩子的感受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身边人会给他带来的影响,学会向朋友一样跟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想要做的事,在一定的经济情况允许时可以支持他。让他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2、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在这里就是指以自己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看待问题,以及看待整个世界。毕竟谁都是从小娃娃长到耄耋老人的,即便是时代背景不同,经济条件差异,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那些情绪和感觉还是一样的。
3、给孩子多一点信任
说到底,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和意愿来做,是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信任感。这个时候,不妨放平焦虑,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哪怕他们可能会让我们失望。比如:虽然抢着扫地却越扫越脏、把学习规划交给孩子来做却考砸了……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不例外。
4、家长学会反思自己
当孩子和我们“对着干”的时候,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实际能力和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还是觉得自己是为了他好?如果有,请先放下焦虑,减少权力之争,尊重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父母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行走在这个世界的底气。
5、耐心指导孩子
孩子虽然是不成熟的,青涩的。但是父母仍然要耐心指导他们,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那么孩子以后是不会再和父母敞开心扉了。所以在孩子面对一些问题时,父母可以以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
6、家长做好榜样
榜样的树立法则,几乎是一种“包治百病”的教育技巧,孩子的叛逆和错端,很多时候和家长的言行举止,以及教育方式脱不开关系。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在教育孩子当中,不仅仅是有着养育之恩还有着教育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