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如何教育被溺爱的孩子

如何教育被溺爱的孩子

2022-04-21 15:35 347浏览

目录

如何教育被溺爱的孩子

现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孩子们享受衣食无忧、长辈宠溺的幸福生活中。殊不知这样的宠溺往往会害了孩子,不过幸好有些家长可以及时正确教育,帮助孩子回到健康的成长轨迹中。同样还有家长在如何教育被溺爱的孩子中困惑。

如何教育被溺爱的孩子

1.父母必须把握原则

对于孩子的犯错,父母可以放宽心看待,了解犯错是能矫正孩子的机会,现今的教育环境鼓励孩子充分表达,因此这一代的孩子犯错时多半会想极力表达,但可能被父母认为这是在顶嘴。

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建议父母先倾听、同理孩子的感受,只要父母这么做,就有机会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件事不能做,会有什么后果,然后再去引导孩子思考该怎么做比较好,通过孩子自己想通、认同,才是最棒的教养。

2.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长大就是逐渐脱离父母的过程。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就要放开手脚,有些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

3.不要轻易满足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想据为己有。现在经济好了,对于孩子的需要,父母长辈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总是尽量满足他。

轻易满足,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只要我喜欢,我就一定会得到”“我喜欢,就应该给我买”。

遇到孩子撒泼耍赖的时候,家长是一定不能满足他的愿望的。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规则和奖励制度,比如自己收拾可以攒星星、五个星星可以换一个小玩具,攒的时间越久可以换的东西越多。

哪些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被溺爱

1.帮孩子打点好一切

孩子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应该发展的能力和技能,像是2?3岁的孩子可以慢慢学习吃饭,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吃得不太好,就一口一口喂,反而会剥夺孩子练习吃饭的能力。

如果父母愿意陪伴引导,并准备好适合孩子的环境及相关工具的前提下,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就该让孩子自己做。从小练习孩子做事,甚至是一同参与家事,孩子会因为增长能力而在未来更有自信。

2.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3.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溺爱的孩子怎么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每个父母都嫌自己给孩子的爱不够,于是溺爱孩子便成了好多父母经常出现的现象,家庭教育就总会出现问题。那么,溺爱的孩子怎么教育呢?

溺爱的孩子怎么教育

1、平等对待

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来了小朋友,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2、不要轻易满足要求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避免隔代溺爱

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总会护着。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

4、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家长利用这机会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让孩子尝试自己做。

5、要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很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会像大人一样懂得控制收敛住自己。有时就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让家长给自己买这买那,家长如果不给买,他们就大声哭闹,有些家长看到后,会嫌烦受不了孩子,索性就满足了孩子。

但是,家长们这样做,却可能助长了孩子们的这种气焰,以后孩子还会再对父母提出这种要求,他们会把这种要求当作理所当然。

在这里,可以教父母一个处理方法,比如说给他布置作业,等他完成之后才可以给他买玩具,让他玩。让他知道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想要获得收获就要付出努力。

6、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长大就是逐渐脱离父母的过程。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就要放开手脚,有些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


过度溺爱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

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孩子,被家里宠的无法无天了,所以对孩子太溺爱的后果时很严重的,如果家长对孩子太溺爱就需要改正,那么过度溺爱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呢?

过度溺爱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

1、平等对待,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来了小朋友,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2、不要轻易满足要求,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总会护着。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

4、家长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一味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

5、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6、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有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怎么拯救被溺爱的孩子

溺爱,不是真的爱孩子,而是大人以自以为是的方式,给了孩子他不需要的东西,实际上不是满足,只是满足了大人的心理需求。真正的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给予孩子帮助,帮助孩子真正的成长壮大。那作为家长怎么拯救被溺爱的孩子呢?

怎么拯救被溺爱的孩子

有原则,有底线的疼爱

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都要跟孩子有个规则约定,我跟女儿也有约定,比如;吃的穿的可以宠爱的稍微宽限一点,但是关于学习方面却一点也不能放松,甚至是要求苛刻。

关于品德教育,比如: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关于家务劳动,独立能力等方面的可以锻炼自己个人能力的事情还是要严格一点的好。当然,教育好孩子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榜样的力量。

为孩子做好榜样,使孩子能够更快速更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奖罚要有度,恩威并施

表现的好一定要有奖励,但是并不赞成用物质奖励,尽量用精神奖励,比如:一朵小红花,或者一个奖章,也可以奖励一本书等等。

做错事情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告诉孩子,但是一定要为孩子保留尊严,不要守着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为他保留一点尊严。

必要的惩罚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能由着性子伤害到孩子,既能够让孩子产生敬畏之心,还不能伤害到他。

该放手时就放手,惯子如杀子,得体的退出是一种智慧,过度的溺爱是一种伤害

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做“保姆型”家长,不需要为孩子事事亲力亲为,该放手时就放手,多为孩子创造训练的机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教会做他这个年纪本应该就会做的事情。

我曾经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坐火车出差,午餐时间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正在给一个大概约模8-9岁样子的男孩喂饭,孩子玩着玩具,奶奶站在旁边喂饭,貌似饭有点热了,刚吃到嘴里马上喷了出来,喷了奶奶一身!并大声吼叫:“你想烫死我呀?”奶奶颤颤巍巍的一边赔礼道歉一边用纸巾擦拭着身上的残余饭粒……

这件事情让我深深的陷入沉思,这就是典型的过度溺爱呀!能够独立吃饭,这应该是2岁孩子就应该学会的生存技能呀!感恩思想也欠缺,我想“尊敬长辈”应该是每个家庭教育里面的必修课吧。何况还对自己的奶奶大吼大叫呢?

训练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先从做家务开始,因为,孩子长大了就要离我们远去,我们是“培训”好之后就把他推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永远的留在自己身边!所以,爱他就让他独立飞翔吧!

溺爱的孩子长大后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条件的日益改善,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国内二胎政策开放前,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会过多的爱孩子,最终导致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对孩子的溺爱。那么溺爱的孩子长大后表现有哪些呢?

溺爱的孩子长大后表现

1、独立性差,依赖性特别强,抗压能力弱;

他们习惯了什么事情家长做主,家长会给他们解决,遇到困难或者难于解决的事情就不会再参与其中,只需要告诉父母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即可;这样孩子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地不会拖等等。

2、性格偏执,爱耍小性子;

他们习惯了单独自己,觉得父母就应该为他们做什么,慢慢会觉得全世界都欠她的,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喜好。

3、不懂得理解,不尊重别人;

不理解父母,不懂得父母努力工作付出的辛苦,花钱大手大脚,觉得花父母多少钱都天经地义,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各种行为埋单;在学校和朋友相处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

4、自我感觉良好,羞辱感较差;

由于父母的溺爱,父母觉得他们做什么都是优秀的,天天过分的夸奖自己的宝贝儿,无论考试成绩多少,父母还是会选择各种奖励,导致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优秀,感觉别人总比不上自己,自己就是别人家孩子,不会自我反省,不知道什么是“丢人”。

父母怎样纠正溺爱

1、平等对待

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家长应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来了小朋友,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小朋友一起分享。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2、不要轻易满足要求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例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避免隔代溺爱

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总会护着。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刚开始,可能孩子会继续哭闹、扔东西,当发现无人理他时,孩子就会有些恐慌,哭闹就会减弱,最后可能会主动找家长承认错误。

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还会缺爱

前天看了一本关于溺爱孩子的书,书中有个问题我记忆犹新: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还会缺爱?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些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缺爱,而是家长们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无法正确的判断真正的宠爱是什么标准!

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还会缺爱

缺爱是因为内在有创伤和匮乏,被溺爱是习惯依赖和免费得到资源,共同点是自身不够强大,需要依赖外界的支持和保护。两者都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只能接受“爱”。

被溺爱长大的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内在缺乏力量,不懂得尊重和沟通,会去抓取和利用所有资源弥补自己内在的虚弱。

溺爱孩子对孩子会有哪些危害

1.溺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

如果一个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他就接受不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觉得自己就是中心、自己满足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他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是处在混乱状态的。

2.使孩子厌恶学习

由于家长溺爱孩子,致使孩子诸多的能力都被掩盖了,这样他就发展不起来了。一旦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他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就会在学习上遇到诸多的障碍,因为他的学习动力,被家长的溺爱限制了。

3.缺乏合作观念

出生在父母的蜜罐里的孩子,从小被父母呵护长大,所以自然也不会顾及到他人的看法,到底会认为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的,过于自我,这种孩子缺乏合作观念,也很难融入到他人的世界。

父母溺爱孩子的表现

1.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嬉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2.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3.包办代替

有的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溺爱的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溺爱的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1、避免过度溺爱

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味迁就、包容,导致孩子形成不肯服软的性格,所以一旦孩子面对成长的烦恼就会增加和父母对抗的情绪,让父母感觉孩子叛逆越来越严重。

家长一定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尤其是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一定不要再忍让或者迁就,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对,才能慢慢纠正性格的偏激。

2、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此时家长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和家长出现了争执要耐心劝导,千万不要盲目的定义谁对谁错,要多方面的分析事情,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好是坏,要及时对孩子的优点表示肯定,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

3、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

随着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让孩子能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独立面对事情、解决事情的能力,才能将叛逆行为逐渐进行纠正。

4、约定好不可触碰的边界

虽然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给予空间,但是父母也不能当甩手掌柜,需要给孩子树立规矩。孩子要是太过随心所欲,反而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喜欢触碰边界。而一旦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就很喜欢去触碰法律的边界。

所以为了孩子成长考虑,父母应该要严格树立孩子的规矩意识,让孩子主动在规矩范围之内自由活动。等到孩子的意识形成之后,他们就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5、提高孩子的自律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是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容易被外界所干扰。比如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看到别人在玩手机,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深受影响,最后导致自己作业也没做完。

所以哪怕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也应该要提高孩子的自律意识,让孩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以正事为主,不能因为一时贪玩从而误了正事。

6、鼓励肯定孩子

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孩子的优点,父母要及时肯定,多表扬,那么这个优点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对于孩子的缺点,父母要给他改正的时间,同时多从正面引导他,慢慢督促他改正。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不听话”等标签,因为这样孩子很容易自暴自弃,更难以改正缺点。

上一篇:如何教育不专心的孩子 下一篇:如何教会孩子感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