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目录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所谓“厌学”,是指“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厌学是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眼下,小学生厌学的问题让家长颇为头疼。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1、学习环境不友好,惧怕上学校。孩子性格内向校园朋友少有明显孤独感,与同学发生矛盾或受到老师批评,易产生胆怯心理惧怕上学。
2、偷懒贪玩。偶然因病不能上学,得到了家长百般呵护,于是编织理由偷懒逃学。
3、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孩子有特殊的学习技能障碍,比如阅读困难、理解能力差,导致学习成绩差失去了自信心,对学习无兴趣。
4、对学习行为认识不足缺乏心理准备。从小死背硬记了许多字、诗的孩子,没有学会联想对比、融会贯通的获取知识,不善于动脑筋懒于动脑筋,随着所学课程的加深,产生了急躁厌学的情绪。
二、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1、正确认识厌学问题。小学厌学的后果非常严重,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育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错失小学,可能耽误一生。
2、接纳孩子。小学厌学的孩子,背后很有可能是父母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首先要接纳和细致了解孩子厌学的情绪,改变关注的焦点,遇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3、和孩子进行沟通。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真正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在根据情况进行心理疏导。
4、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需要从孩子日常点滴中发现孩子闪光点,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
5、创造学习型家庭环境。“养鱼先养水”,父母自己以身作则,带头阅读,控制情绪,减少家庭矛盾。
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厌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最大原因是跟家庭、社会环境有关,其次是跟老师的教学和管理也有关系。在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上,家长应该先找到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
1、社会压力
目前大家竞争力强,孩子们的同龄人之间竞争也非常强烈,包括社会上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学历要求等,导致孩子为了未来和将来就会不断去拼搏和付出,所以在努力当中孩子会出现情绪相关问题。
2、家庭问题
现在所有家庭当中,父母都对孩子有很大期许,也希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做出一番大作为。很多孩子为了完成父母期望,包括对自己高要求、对同龄人之间竞争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压力之后的情绪问题。
3、学习目标不明确
有的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老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学校混日子,又怎能快乐、又怎能爱学习,又怎能不厌学。
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孩子求知精神
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往往是学习困难的孩子,遇到作业中难题需要思考时要么等待父母讲解,要么不做,有的孩子还哭鼻子。一个人在童年时代,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就要养成乐于读书。读书能催人奋进,促使思考。
二、和孩子沟通
家长长期以来需要和孩子平等沟通,不管孩子遇到的任何好与不好的情况都愿意说给你听,这点非常重要。家长才会在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
三、学会给孩子减压
结合孩子的能力,对学习不提过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帮助孩子减压。同时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地区分轻重缓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思考,而非被动接受知识,以此提升学习的效率。孩子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就会有学下去的兴趣。
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厌学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严重的话还会让孩子染上很多不良习惯,成为危害社会的“不稳定因子”。而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靠孩子,更多的要靠家长,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很重要的,那么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有哪些呢?
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1、家长过分重视分数,让孩子认为父母只在乎学习成绩。
有很多的家长,拿到成绩单后,不去找孩子学习不好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就给孩子贴上“笨”“不好好学”等标签,不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会让孩子自我设限,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可能考好”,破罐子破摔,把考不好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自己判断的标准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从周围环境中比较和接收来的,因此家长对他的鼓励至关重要,即使孩子一开始学习成绩不理想,只要你相信他,肯定他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孩子也会相信自己,不断尝试,挑战自我,就会不断的成长。
2、老师对孩子的忽视与不关注,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大部分的老师都会喜欢听话、成绩好的孩子,小班干部们大多属于这种类型。而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管教起来费心费力,不显成绩,时间长了老师难免产生放弃心理。渐渐地孩子也会因为老师的放弃,对自己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多费心,与老师合理谈话一起寻求解决办法并且鼓励孩子追求上进。
但有的时候一向成绩不错的孩子产生偏科现象,对某一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可能也跟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让她们知道老师上课也要照顾所有人,不能只提问他一个,而且学习最重要的是学到了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回答问题得到表扬。
3、孩子缺乏自信心,在学习中无法实现价值。
其实这一点更像是前两点的总结了。被老师忽视的孩子心里已经不自信,如果家长也是如此,那么孩子脆弱敏感的内心就容易崩溃,自暴自弃,甚至极度自卑。有些孩子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有些孩子则会表现的极度偏激。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许是一次听写全对,也许是解出了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才能摆脱厌学的情绪。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整个学习时期的学习难度是逐渐增大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是最矛盾的阶段,因为这时的孩子年龄还小,可能还没明白学习的意义,就要承担学习不好升不到好的学校的风险,他们自然会有些反感,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叛逆也会随之而来,厌学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
1、学习负担和压力过大,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之大是无须讳言的,一个认真的高中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不低于12小时,这种压力和负担,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的高中生来讲,确实是不适当的。
2、自己成绩跟不上,我想相信每一个孩子在跨进中学大门时,都是怀着无比激动,新奇的心里的,充满了斗志,想要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可是现实是中学课程越来越多,如果小学底子不牢固,孩子的学习热情慢慢衰退,渐渐就产生厌学情绪。
3、叛逆期来临,中学生他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长辈,老师的话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们专门与父母,老师唱反调。如果老师与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他们,会加剧这种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最终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4、学习兴趣转移,社会环境外部吸引力大于学校的吸引力。他们容易被一些学校外部的新奇的东西吸引走,很多中学生家长头疼孩子上网吧和孩子玩手机,因为这些外界诱惑很容易夺走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5、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过度的唠叨、责骂、猜疑、嘲讽甚至动之以拳脚或不切实际的加大学习量,使学生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演化为厌学情绪。
中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1、缓解孩子的压力
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家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父母也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不要总是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2、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当孩子需要提高语文成绩时,不妨多买一些绘本故事送给孩子,陪孩子亲子共读;玩玩查字典、成语接龙、组词、讲故事的游戏,也能让孩子发散思维。当孩子需要提高数学成绩时,不妨先跟孩子复习课本知识,再从作业里挑出问题给孩子做,把作业当作辅导工具。
总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不对学习喊累。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学习问题,爸爸妈妈应该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一起找到适合的方法,陪同孩子一起进步。
3、家长尽量做到“三多”和“三少”
(1)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2)多引导少训斥
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家长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3)多交朋友少窥探“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实际上,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4、激发学习动机
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一般都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动机驱使下才会产生学习行为。没有学习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所以要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价值的认知能力。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发展感、自我效能感和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要靠学习的评价、学习的期望和学习的竞争来保证。
5、父母自己在心态上也需要有所调整
父母应该不断地对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欣赏,不要拿他与其他优秀的孩子比较,只要他相比以前有所进步,都可以给予表扬,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都要对孩子表达出来,孩子会从父母的肯定中获得自信。
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学生会厌学可能是孩子处于某个特殊的时期,比如青春期,孩子的思想是不受控制的,并且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或诱惑,让孩子偏离学习的轨道;还有可能是学习对孩子的打压太重了,让孩子深深的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还有可能是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影响了上学的心情,导致厌学。
学生厌学的原因:
1、逆反心理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时,很多父母都会下意识批评、唠叨孩子:为什么就你学习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学习我说了多少遍了?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孩子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学,那我偏不学。
2、完全没兴趣,就是不喜欢
一个宝宝从出生之后,其实就是有学习的兴趣的,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孩子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探索学习而获得的,但由于父母的种种做法,影响并阻碍了孩子学习的本能。最后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没兴趣就会不认真学,不学导致成绩差,成绩不好更没兴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没有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
学霸之所以爱学习,是因为学习让他体会到成绩感:拿到高分后同学羡慕的眼光、老师的表扬、父母亲戚的祝贺等等,这些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正向反馈,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如果一个孩子厌学,很大概率是因为他无法从学习上体会到成绩感,相反,学习给了他挫败感:成绩不好被家长批评、如何努力都学不会等。
4、看不到希望
平日里用功学习,埋头苦学,但是学得很吃力,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后面。这类学生还是常见的,他们看不到希望,表面在学,心中却在放弃的边缘。原因在于对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客观,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绝望。
5、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从而使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情绪。
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1、不要放任自流
某些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叛逆,在几次教育而无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的言行、想法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到真的出了问题,才发现为时已晚。
2、帮助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
家长可以用一些激励法或是辨析法让孩子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于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是学习枯燥无味,必然会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孩子,让孩子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4、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些激励的话;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5、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教会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赞美和感谢。当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家长要给予正面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冲突。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出生以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天就是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去了解这个世界。那时,他是那么的希望学习,希望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可是某一天,他开始拒绝学习,拒绝更多地了解世界了,为什么呢?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呢?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1.没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对所学的东西一点兴趣也没有,那么自然就会产生厌烦。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所学的内容和学习能力不匹配,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这在通常在过分超前学习的孩子中比较多见。
2.没有动力
因为在学习中没有体会到成就感和成功感。时间长了也会觉得索然无趣。这也是在成绩中等偏下或者成绩较差的同学中比较多见。
3.对父母和老师不当处理的逆反心理
有些学生本来你不厌学,但可能有一个比较爱唠叨的家长,或者对某些小时处理不当而让孩子觉得很失望的老师,因此会产生厌恶这门课程、甚至厌学的问题。
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1、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是沟通疏导的第一步。这一步很重要,家长只有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家长,否则孩子面对你的询问可能就一言不发、沉默是金了。
2、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这是沟通疏导的第二步。这一步也很重要,家长只有完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对问题的症结。
3、当孩子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家长不直接进行评价,可以顺着孩子的思路和孩子展开充分的交流。
4、帮助孩子寻找归属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家长尽量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的长处,找出曾经取得的成绩或成就等,这些都能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激发自我向上的意识。
5、改变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改变从重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做起,不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标准。当孩子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厌学情绪问题也基本能迎刃而解了。
6、家长要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对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可在有关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指导下,引导孩子进行放松训练,减轻压力,消除挫败感带来的厌学情绪。
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还是挺强的,所以家长的任何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说小学生厌学的原因那不外乎家长的影响和孩子自身的问题。所以,为了改变孩子厌学的状态,家长是最需要尽一份力的。
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的小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缺少学习动机,对上学不感兴趣,没有求知欲望,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能集中,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
(2)缺乏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
(3)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厌学情绪也会产生。
2、学生家庭因素
(1)孩子缺少关爱,家长无力管教。有的学生的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使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关心,觉得自己可怜,好像是命运的安排,容易胡思乱想,心理扭曲。于是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仇恨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开始放纵自我,对学习置之不理。
也有些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或寄住在亲戚家,爷爷奶奶或亲戚对留守学生无力管教。这些孩子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得不到完整的爱。于是他们幼小的心灵显得更加脆弱,产生消极心理,加之自我约束力差,认为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厌学情绪随之产生。
(2)家长疏于管教或者家教过严。有的家长只知道每天早出晚归做生意,有的只想着“堆长城”,他们无心管教自己的孩子,上没上学不清楚,学习好坏不关心;还有的家长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也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导致孩子任性,屡屡违反校纪班规,老师到学生家中走访,和家长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时,家长全然不知,一片茫然,对孩子疏于管教感到惭愧,也给孩子带来不良后果。
家教过严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有些家长观念落后,“棒打出孝子”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杀手锏”,成绩考差了,毒打一顿。有的孩子在家和家长对着干,家长也以“武力”相逼。家长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孩子们会产生逆反心理,身心受到伤害,不想上学的念头悄然而生。
(3)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很多父母从小对孩子要求就很高,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压力特别大,当孩子完不成家长布置给自己的任务时,渐渐的就不喜欢学习了,不喜欢学习了有厌学的想法。
如果父母提出了孩子努力也无法去完成的目标,孩子再努力也达不到要求,此时孩子多半会摄于父母威严而选择默默放弃努力,自信心也严重受挫。和父母冲突不可避免的产生,当孩子把很多精力和力量用来与父母对抗消耗。自然就没有精力去学习,由此产生厌学情绪。
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1、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2、家庭教育科学化
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作为家长应该多学一些家教知识,使其家教具有科学性。
3、制定合理的目标
结合孩子的现状,制定稍微高一点的目标。比如孩子时常考50分,那么鼓励孩子下一次争取考到60分。当孩子达到目标后,爸妈应该毫不吝啬地表扬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才能得到这个好的成果。切忌设定太高的目标,反而让孩子感到吃力。
4、唤醒心灵,激发动力
厌学的学生在学习上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及时鼓励。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5、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起,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原则是可以指导,但决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责任感和独立性。
6、帮助孩子同师生建立良好关系
培养他与小朋友进行交往的能力,改进心理上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低能儿童,应该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在这方面,应该接受专家的指导及专业机构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