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强好胜的孩子怎么引导
争强好胜的孩子怎么引导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具有好胜心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这就间接地说明了孩子是一个知道进取的人。但是有些孩子好胜心过于强烈,会极其的在意输赢,有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失败,甚至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那么这样的好胜心最终也会毁了孩子,并且拥有这么强烈的好胜心,也会使孩子始终活在痛苦当中。那么,争强好胜的孩子怎么引导呢?
争强好胜的孩子怎么引导
一、教育孩子积极向上
很多孩子好胜心强,总希望自己处处超过别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虚荣心都很强,家长可以适当利用他的虚荣心、自尊心激励他的竞争意识,使宝宝积极努力,这样才能超过别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别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表扬,在大家都努力获胜的情况下,结果可能是这次胜利了,下次又变成他胜利了。因此,只要宝宝积极表现,那么不管结局如何,都是属于让人喜爱的孩子。而且这样的孩子既希望自己获胜,也能在心理上容纳别人的成功。
二、帮助孩子克服不足
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是由于自身存在某种方面的不足而导致产生嫉妒情绪,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身的不足,帮助他努力克服。如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画画画得比自己好而产生嫉妒心,家长可帮助他提高绘画的能力。这样孩子在比较自己和其他孩子的绘画水平时,能够有足够的自信,而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信心导致嫉妒他人。只要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嫉妒心就会相对减弱。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孩子,当然,这种鼓励和表扬是适当的,不夸大其词的,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自信的心理。自信的孩子往往比较乐观,他在对待别人的成功时,心态平和,而且相信自己也会成功。所以,自信心是排解宝宝嫉妒的一剂良药。
争强好胜的孩子怎么教育
1、适当批评教育。当孩子表现出自己争强好胜的一面的时候,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及时改正孩子的观点,告诉孩子正确的观点,耐心给孩子讲道理。
2、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树立孩子的得失观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正确认识失败,不断的失败才能有更大的成功,家长要告诫孩子,不要将失败看得太重。
3、家长心态平和,做好榜样。在家的时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要做到宠辱不惊,这样才可以给孩子好的示范作用。
4、告诉孩子不要比较。孩子之所以争强好胜,害怕失败,是因为他总是拿自己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对别人形成对抗心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不要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不足,我们要学会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5、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适当赞美孩子。如果家长每天都将“第一”“最好”挂在嘴边的话,孩子经常听到,就会想要拿第一。家长应该给孩子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且赞美孩子,让孩子自己进步,开心的学习。
骄傲的孩子怎么引导
有的孩子是因为学习好而骄傲,有的孩子是因为家世好而骄傲,其实适当的骄傲可以促进孩子正面的性格,但是过度骄傲就不行了。那么骄傲的孩子怎么引导?
骄傲的孩子怎么引导
现代家庭生活中,孩子享受着父母提供的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很容易让孩子不思进取、骄傲自大。对此,父母一方面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认识不同环境下的真实情境,另一方面要给孩子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让他们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
孩子如果因为学习骄傲,这个说明小孩子还是很聪明的,只是孩子在学习中没有受挫,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成绩很好,每次都考的很好,久而久之,小孩就变的骄傲,这时家长可以和学校的班主任多多的沟通,让孩子认清自己目前的状态,给他在学习找一个竞争的同学,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还要多多的努力,去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教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往往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没看到短处。爸爸妈妈应耐心教导,规范孩子的行为,适当给孩子制造一点小的挫折,并及时引导。
同时家长尽量少在外人面前夸奖孩子,因为孩子还小,自我评价能力很差,看到那么多人肯定自己,会产生错误认识,认为自己真的很优秀,从而产生自负情绪。
孩子骄傲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有的父母由于自身条件较好,平时总是一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姿态,时常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屑,比如在背后议论某个同事邻居的缺点,不如自己,等等。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也会有样学样,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嘲笑别人的缺点和短处。
2、家庭生活条件优越
如果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虚荣自大的心理,若是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养成喜欢炫耀自己、嘲笑别人的习惯,比如孩子经常穿着价格不菲的名牌衣服,就会看不起那些穿旧衣服的小朋友。
3、家长宠溺
往往促造孩子变得傲娇的一点,就是父母过于宠溺。有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是这个家中的宝贝,所以对孩子特别的好,凡事都以孩子作为考虑,这是最容易让孩子变得傲娇的。
缺乏关注的孩子怎么引导
“小透明”这个词在前几年成为了网络流行词,意指那些存在感比较低的人,也就是那些缺乏被关注的人,孩子缺乏关注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缺乏关注的孩子怎么引导呢?
缺乏关注的孩子怎么引导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成长。孩子年龄越小,越渴望得到关爱和肯定。教书育人固然是教师的天职,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养而不教也是大忌。发现孩子的行为有偏差时,要及时纠正。孩子进步时,也要适当表扬和鼓励。毕竟,孩子的将来的状态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要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成长状况。班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容易引起老师注意。那些学习中等又不惹事生非的学生最容易被忽略。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多多和老师沟通,家长和老师保持一致时,孩子教育往往事半功倍。
多反省自身。如果把家庭环境比作打印机,那么,父母是原文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制件。复印件出问题时,我们要看看原文件和打印机是否出了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复印件。追奔朔源,对症下药。
家校相互体谅,多支持老师工作。他们是世界上唯一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期望孩子们成才的群体。体力和精力的付出超乎想象。而教会孩子们尊重老师是给他们最好的回报。当孩子受到老师惩罚时,家长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做决定;当您和老师意见相左时,心平气和地和老师沟通。
及时对孩子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和回馈。当孩子们面临成功或者失败,他们想展示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父母,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首肯。
因此,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轻视孩子的成就,而是给他们你想表达的感受和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对他们的取得的成就作出积极的回应。平时对孩子的成败做一个详细的解释和分析,让孩子能感觉到父母也有能力和机会参与到自己的努力中来。
最后,如果家长较好地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包括最为主要的两点:其一,孩子的自信心显著提升。随着关注增加,孩子将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爱,自我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将得到提高。其二,逐渐善于表达和交流。孩子们需要勇气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当孩子内心的想法得到倾听时,他们迈出了勇敢表达自己的第一步,学会与人交流。
因此,在正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合理关注孩子,当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孩子们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是由于年龄的局限性,心态尚未成熟,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时候,作为父母,就需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
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引导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的,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自信,那必然是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缺乏自信的孩子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错失很多机会,那么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引导呢?
缺乏自信的孩子怎么引导
1、不能总是指责孩子
孩子处于会犯错、容易做错事的年龄,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难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义者,对孩子的教养没有耐心,无论是遇到大事小事,处理的方式直接指责孩子的过错。
在孩子弱小的心灵里,会让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敢说话,封闭内心世界,因此面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应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导,平心静气地跟孩子讲道理。
2、对孩子多点鼓励
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应多鼓励他们跟人沟通,可以从最基本的打招呼方式,鼓励孩子见到人懂得主动打招呼,鼓励孩子多开口,多点跟人接触相处。
另外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孩子的视野,跟孩子相处时,当遇到孩子表达想做的事情,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可以鼓励孩子去做,多给孩子点信心和安全感,孩子的性格便会渐渐开朗起来。
3、夫妻和睦很重要
有些孩子原本性格活泼开朗,当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变得内向敏感,比如有些夫妻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亲眼看到家庭暴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影响非常巨大。
4、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我们可能希望孩子选择一个稳重的朋友,但是他偏偏喜欢爱运动的朋友,我们可能希望他用随身听听音乐,但可能他更喜欢手机刷视频。
面对孩子和我们需求不同的时候,我们需要尊重孩子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而不是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兴趣和喜好来。
5、家长要注意自己夸奖的方式
一定是对孩子某个行为或者某种态度进行具体的夸赞,而不是一句你真棒,你很厉害去涵盖,因为进行具体的夸赞会让孩子知道刚才哪个行为或者哪种态度是对的,并且也会让孩子记住,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胆小怕生的孩子怎么引导
有的孩子很少出门,很少接触外人,对外面的世界也不了解,对外边的人更是恐惧,所以在接触外人的时候,难免会表现得胆小怕生,不善言辞。那么胆小怕生的孩子怎么引导?
胆小怕生的孩子怎么引导
1、给孩子放手的机会,让其尽早独立
人是群居动物,但也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让孩子有独立面对困难的勇气,比如第一次上厕所,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上幼儿园,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家长不能过多的干预,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在能力范围内,干预的越少,孩子越成长,更能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2、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陪伴
现今的孩子,基本上已经不愁吃穿了,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缺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沟通,可是一些留守儿童,却是有多久没有和父母好好说说话,抱一抱了,甚至有的父母还抱怨说孩子不理她们,而我想说,父母应尽的爱与责任都在哪里了呢,这不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视就能解决的,让我们对孩子多点关心,多点爱,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积极乐观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它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家是讲理的地方不是打骂的地方,所以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人际关系自然也是更容易相处。
4、发挥孩子的优势,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
一些孩子虽然有先天的身体缺陷,但是我们家长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弥补,比如脚有残疾,但画画很厉害,又比如天生视力有障碍,却拥有一副好嗓音,就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孩子的长处,从而更自信,自然也就没有时间来自卑了。
孩子胆小怕生的危害
1、容易变得自卑、自闭
胆小的孩子通常都喜欢否定自己,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行,所以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胆小退缩。这样经常不认可自己的话,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更加不敢与别人交往,而长期不与别人交往就很容易变得自闭。
2、不敢表达自己想法
胆小的孩子不敢开口说话,因为一方面对自己没有自信,另一方面很怕自己说错会出丑,所以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众人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这样交际能力会逐渐变弱,性格会变得很孤僻。
3、缺少朋友
有许多胆子的孩子朋友都很少,因为他们怕生,不喜欢跟陌生人交际,很难交到新朋友。而且即便是有了朋友,通常也会因为自己怯于表达,和朋友无话可说,导致无法很好的相处。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孩子通常都是独来独往的,看起来显得非常孤独。
4、变得懦弱没主见
胆小的孩子不敢表达自己,因此比较容易随大流,表现得非常没主见。因为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外人看来是一种非常懦弱的表现,所以胆小的孩子通常给别人的印象是比较畏首畏尾的,没有自己的个性。
胆小的孩子怎么引导
孩子胆不胆小怎么看?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只因为一点小事,就认定孩子胆小,根本没有实际的证据,就随便给孩子打上胆小的标签,这才是孩子胆小心理的来源。那么胆小的孩子怎么引导?
胆小的孩子怎么引导
1、正视胆小问题
首先,家长们要知道孩子胆小,这是成长中的一种现象,不必担心,随着时间,这种现象也会慢慢出现变化,不必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过早或者小题大做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本来可能不会出现胆小,慢慢的被认为胆小也就胆小了。
2、参加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在人群中独处,就很可能会害怕与人相处,那必要的时候,就要做他的伙伴,带着他多参加同龄孩子所参加的社交活动,任何可能的社交活动,让他多些见识,如果孩子见多识广,害羞的心理也就会逐渐消退。
3、不要命令孩子
不要喝令他,或者要求他怎么做,当然如果他愿意这样做,也可以,如果在他对此已经产生逆反心理了,就需要父母的理解,循序善诱,告诉他的某些做法是不对的,但不要急于一时,不要给他造成紧张,太多的厌恶和太多的呵护都会让他以为自己在大人眼中就是这样的不成器,心理负担会越来越重。
孩子胆小的主要表现
1、经常躲在大人后面
父母可以观察看看,自己平时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如果遇见了熟人,熟人和孩子打招呼时候,孩子的表现。通常比较有自信的孩子,还是会很大方地接受别人的问候,同时也会礼貌地做出回应。但是比较胆小的孩子,这个时候可能就会躲在大人的后面。
2、沉默寡言
通常孩子在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是会叽叽咋咋地问个不停,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家的孩子是复读机吗?怎么那么喜欢说话,只要醒来,就开始叽叽咋咋的说不停,就算是看见陌生人了,也是很喜欢聊天。那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陌生人面前都沉默寡言,那说明孩子的胆子就是比较小,他们不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3、不喜欢出门
小朋友天生就是喜欢玩的,很多时候家里都呆不住,就算是去家楼下的小区玩一会儿都好。因为在小区里面也会有很多的小哥哥小姐姐可以一起玩耍。但是比较内向和胆小的孩子,他们通常都不喜欢出门,因为他们害怕和人交流,也不敢和别人交流。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也不想出门,看见很多陌生人。
孩子胆小的现象是很明显的,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这种情况,正视孩子的胆小问题,引导孩子逐渐走出心里的安全区,与人接触沟通,摆脱胆小心理。
特别懒惰的孩子怎么引导
孩子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懒惰,让家长们很是担忧。那么,特别懒惰的孩子怎么引导?
特别懒惰的孩子怎么引导
1、利用家长的影响
在对儿童心理发展施与影响的诸因素中,家长的作用是最积极、重要的。家长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的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对有威信的家长,孩子会产生敬仰的心情,愿意接受家长的要求,将家长作为自己心中的楷模加以仿效,把家长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
2、利用教师的影响
我们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师可谓和孩子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孩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自身的权威地位,在与孩子的频繁接触中,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3、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
安排恰当的生活作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开始就把懒惰拒之门外,让懒惰心理无机可乘,更没有供它滋长的土壤。
孩子懒惰的原因
1、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孩子的懒散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是造成学生惰性心理的因素之一。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对家务及孩子应该承担的事物大包大揽,除了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还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2、家长的溺爱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担心孩子做体力活累坏身体或本身轻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而有的家长则替孩子想得太过局全。害怕孩子过分用脑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慢慢变很懒惰起来,什么事都不愿意动手做。
3、孩子独立做事时常受到责备
孩子总有自己想独立的时候,不论多么依赖的孩子都是如此。但是,当他在独立做事情时,如果因做得不能令父母满意,经常受到强制或责备,就会失去做事的兴趣,从而心灰意懒,这也是造成孩子懒惰的原因。
孩子懒惰的原因,值得家长们反思;在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相信孩子一定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