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是因为什么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是因为什么

2022-05-05 17:43 460浏览

目录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是因为什么

随着孩子进入学校的课堂,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有的孩子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也有一部分孩子不敢举手唯唯诺诺,那么,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是因为什么?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是因为什么

1、性格内向但学习很好的学生,因为先天性格的原因,虽然老师的提问大都会,肯定不会主动发言。但在老师的要求下,会遵守并会找机会每星期主动发言三次,如完成任务一般。

2、老师的提问最多一到二个结论,几个孩子抢先说了,其它同学就是知道也不想重复,所以不会再举手,让人感觉就是不主动发言。

3、虽然胆大,外向但基础可能不太好的孩子,如果积极主动发言错了,引来同学发笑,如果老师不会巧妙的调节和鼓励,伤到自尊,下次是再不会发言了。

4、胆小怕事的孩子想都不要想,一定不会主动发言。孩子发言要站起来,一个孩子孤零零站在那里,胆小的孩子会有很强的恐惧感。就是都会的内容,一站起来反而忘记了,所以不会主动发言一点都不奇怪了。

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怎么办

1、弄清孩子的内心想法

可以在吃饭、散步等时候,和孩子交谈下。如果孩子是因为胆小害羞,我们就应该注意了,尽量逐步引导改变;如果孩子是怕答错,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只要发言不管对错都是勇敢的孩子,老师都会喜欢。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用质问和批评的口气和孩子说,会适得其反的。

2、借老师名义劝导

在孩子们的心中,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老师可是比爸爸妈妈还有权威,还厉害的人物。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的就是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那些遇到提问就低头,不敢看老师,不举手的,老师不喜欢。老师不怕你答错,就不喜欢你没勇气举手。

3、请老师协助

我们可以主动和老师多沟通,逢年过节多问候,请求老师给予多些关注,专门点孩子发言。也可以私下让孩子和老师多接触,消除距离感。

4、日常生活多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待人接物的机会。比如,教孩子招待客人,路上遇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多出去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给同学们表演讲故事、唱歌跳舞才艺表演等。不知不觉,必有所用。

总之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家长应该以平常心面对孩子,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鼓励赞美孩子良好的表现。口才是通过学习让孩子可以自信的上台,做精彩的展示、并且仪态大方、语言流畅,达到敢说、能说、爱说、会说的能力。

为什么孩子上课不敢大胆发言

课堂上总有一些孩子很活跃、一些孩子很沉闷。老师通常更喜欢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因为这类同学不仅在认真听讲,还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走,那么,为什么孩子上课不敢大胆发言?

为什么孩子上课不敢大胆发言

1、自信不足,怕回答错误

这种情况是最让很多父母纳闷的。明明孩子是懂的,但总是没自信,即使心里有了答案,也不敢确定,即使确定了,也不敢举手。父母说了,是这样,老师批评了还是这样。

2、师生有矛盾

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对某个老师颇有言辞:“某某老师太可怕,上课总骂人”、“某某老师针对我,就批评我一个”、“我就不喜欢某某老师”之类的。也许,我们会觉得,小孩子闹脾气,过些日子就好。但是,师生矛盾如果不及时缓解,在青春期就可能进一步激发。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被点到名的学生一站起来就是一脸的茫然,完全不知道老师说到哪里,总会小声询问旁边的同学或给其他身边的同学打眼色,一看就是刚才没听课的。

4、重面子,不想犯错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再视老师为权威,对老师的表扬、关注没有太大的需求,这就让孩子更愿意默默地思考,而不是举手回答。如果孩子自尊心较强,那父母在发现孩子不举手回答问题时,可以优先考虑这种情况。

孩子上课害怕互动怎么办

1、要学会提前预习,只有预习充分了,你才能了解课堂上可能会发生什么,可能会遇到哪些知识点,在成绩一般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你能够快速应对老师的提问。

2、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老师的提问一般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正在讲解的内容,肯定会联系到过去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那么基础知识就是前提条件,否则无解。

3、平时加强和同学关系的处理,要和周围的同学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到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否则很容易出现落井下石的情况,久而久之也就让人失去了自信,害怕去回答问题。

4、改善自己的性格,虽然说人的性格难以改变,但改善总是可以的,性格内向的人要养成主动沟通的习惯,要学会主动去帮助他人,积极去参与集体活动,机会多了,自己的性格也就会改善,因为在工作中我们总是要与人接触和交流的。

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说明性格比较内向害羞,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外向开朗的性格、培养自信心,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平时多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加入到家庭讨论中、还要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因为什么

孩子最初是没有安全感的,但是当孩子的坏情绪,没有被家长重视或者及时发现时,孩子就会慢慢变的做事犹犹豫豫,性格也会变得胆小怕事,自卑不自信,那么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呢?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因为什么

1、缺乏信任以及交流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这样能够享受快乐的童年和时光,但是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有时间来陪伴孩子。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丧失了自信心,不能克服一些困难,担心孩子会走入歧途,不相信孩子的能力,长时间下去会失去信任感,从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应该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是可以的。

2、给孩子定的目标过于遥远

每个家长都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度操劳孩子的事情,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若给孩子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会让孩子压力不能增长,因为不能承受其压力而变得没有安全感。

3、父母的情绪给孩子带来了影响

夫妻关系冲突会让情绪变得稳定或者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大部分孩子在面对家长的不良情绪或者矛盾时,都会感觉到恐惧和无助,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给孩子创造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1、给孩子足够的依恋

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都会对母亲产生依恋感,这不是单纯因为母亲提供了乳汁,在拥抱孩子的时候,母亲也能为孩子提供十分舒适的感觉,做到互动交流和情感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经常的肌肤之亲,同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2、融洽的氛围

父母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快乐的生长环境,这对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能够长期处于开心快乐的环境之中,对其安全感培养具备积极意义。

3、高质量的陪伴

与孩子建立安全感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们要积极地去陪伴他们。很多宝妈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会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加入父母两个人都在上班,即使每天工作再忙,晚上也要安排一到两个小时来陪伴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加开心快乐。

孩子叛逆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孩子进入叛逆期本来是很普遍的现象,可是家长一谈到“叛逆期”总是谈虎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每每说起孩子的表现,很多家长都会恨铁不成钢,导致与孩子双方都很痛苦。想要打破目前这一局面就要先找到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看得见希望。

孩子叛逆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1、盲目比较

有一部分父母,总免不了有个毛病——热衷于比较。他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再攀比,自以为这种比较是为了孩子好,督促孩子上进,却没想过,这样的比较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心理负担。

2、总否定孩子

批评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想法、体验、感受、价值观,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孩子常常会把这些批评,当作是对他的贬损。一个经常被批评,感受不到爱的孩子,更容易变得叛逆。

3、过多的唠叨

唠叨就是家长反复说一些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事情,比如在学校要认真听课等等,久而久之,孩子拒绝倾听,甚至直接与父母对立。

孩子叛逆家长该如何引导?

1、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孩子存在叛逆的行为与表现,都是有原因的。首先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且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但基本不存在没有叛逆期的情况。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学会接纳与认可

家长要接纳孩子的叛逆期,允许孩子在叛逆期会出现的种种叛逆行为,实际上只要孩子做的事情没有危害社会、没有伤害他人,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抓大放小”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去做想做的事情。

3、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孩子情绪失控,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帮助孩子化解负面情绪,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气,什么是难过,什么是开心。当他们生气时,要说出“我生气了”而不是用武力或言语攻击来表达。

4、重新认识孩子

家长往往过多关注和督促孩子学习,这种单一的沟通无法让孩子开启心扉。若要孩子接纳,家长应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状态、感兴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从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状态。

5、改变原有沟通方式

跟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了解哪些沟通方式令孩子不满,并反馈让家长感到难过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沟通方法。若孩子觉得父亲说话总板着脸,面对父亲时便会不耐烦。父亲会觉得孩子不礼貌,并表现的更为严肃,谈话就升级为冲突。但若双方了解对方的感受,改变沟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6、与孩子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

若家长自己寻找的方法难与孩子达成共识,可试着与孩子商量对策。如,孩子要和同学去较远的地方,家长极易反射性回绝。若将自己所担心的安全、健康等问题提出,让孩子自己考虑让家长放心的对策,久而久之,他也会懂得为自己考虑。

孩子脾气暴躁是因为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们最常见的就是逆反,这时期的孩子似乎跟家长们启动了对战的模式。由于身体内激素水平发展不平衡,孩子的脾气也会变得比较暴躁,情绪反复无常,说爆炸就爆炸,令很多家长都非常烦恼。

孩子脾气暴躁是因为什么?

1、对待小孩一样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不少父母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仍然像对待儿童期的孩子一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当全职保姆。殊不知,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以后,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渴望拥有独立空间,渴望自己做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希望父母再把他们当成小孩子一样嘘寒问暖。所以,父母越是关心的多,孩子就越觉得反感。

2、父母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里,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必须听大人的话,如果孩子不听话,大人就会粗暴打压。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坏脾气。

3、父母口无遮拦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说话不注意,口无遮拦,比如: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嘲笑孩子的某个缺点,指责孩子的不足,结果,孩子火冒三丈,而父母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浑然不知。

孩子脾气暴躁家长该怎么教育?

1、家长要保持冷静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们先要冷静下来再去教育孩子,不要一开始就采用打骂的方式,这样只会让父母心生不满,在以后跟孩子闹矛盾,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更加无法管教到孩子,也让孩子更加逆反。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想法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只是强硬的干预,其实也是会让孩子反感的,家长要试着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让他感受到被尊重。

3、多与孩子沟通

平时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注意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可以多了解其他孩子在玩什么,在想什么,在问什么等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和耐心地解释,从而消除或缓解孩子的愤怒情绪。

4、家长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决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

5、给孩子提供恰当的宣泄场合

鼓励孩子跟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建立朋友圈,如足球队、蓝球队、合唱队。这样,遇有烦心的事,可以转移场景,换一下环境,让孩子去跟自己的朋友去活动活动,在活动中把情绪发泄出来。

6、要给孩子足够的父爱

当父亲的一定要认清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陪孩子一块玩儿,多干一点体力活儿,关心孩子遇到的问题,给孩子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父爱不能缺席。缺乏父爱的孩子,心理往往不够健康。

7、与孩子产生共鸣

当我们和孩子产生了共鸣,并且找到了产生此情绪的原因时,就可以对症下药去解决。在安慰孩子不要难过和悲伤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失败,面对失去时的勇气和从容。

小孩子自私是因为什么

小孩子自私是因为什么?

1、父母的错误教育所致。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犯错时,过于严厉,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孩子只能自我封闭,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父母对孩子处处迁就,导致孩子从小就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想法,产生“我是家里的核心”的思想,以至于养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于是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处处都要别人迁就。

2、自我意识强烈。

孩子的自主意识开始萌发,心理学上叫做“物权敏感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很抗拒和别人分享。他们认为我的东西就是我的,一点都不许别人触碰,这时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做好引导。

3、周围的不良影响。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小孩子自私怎么教育?

一、不要过分宠爱。

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变得自私的话,那么就一定要记住,千万不可以过分地宠爱孩子。虽然我们应该爱着孩子,但是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把控住“度”,爱孩子并不代表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更不是为孩子无条件地去做某些事情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爱孩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孩子变得独立,这才是我们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二、让孩子尝到自私的苦。

既然孩子喜欢自私的去对待别人,那么家长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譬如我们在和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孩子不懂得将玩具分享给我们,那么我们在玩玩具的时候,孩子要求我们分享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不分享。孩子尝到了自私的苦,我们在加以引导的话,孩子就可以改掉自私的问题。

三、多和小朋友玩耍。

对于孩子自私的行为,最好的做法就是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在相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分享,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当别人愿意把玩具给我们玩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感谢别人,让孩子脑子里有一个分享的概念,从而变得不再自私。同时孩子在结交朋友的过程当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一举两得。

四、玩游戏克服自私心理。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帮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游戏,孩子们会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爸爸妈妈怎样爱护自己、医生怎样照顾病人等等。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便为他人着想。

五、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的辛劳。当父母下班回到家可以给父母端一杯热水或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用自己的劳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谢。这样,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心理,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六、父母要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样学样。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行为,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模板。在什么样环境下就会有什么样性格的孩子,有的父母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斤斤计较和自我的行为,这就变相地教孩子自私自利。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表现得太突出,久而久之受到父母的影响,孩子自然也学着大人去分享,也不会自私了。

孩子犟嘴是因为什么

孩子犟嘴是因为什么?

1、孩子自我意识的突显

他慢慢长大了,会觉察到自己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不是妈妈,不是爸爸,不是所有的大人,我是我自己。我怎样才能表现出我是我自己来,我就得凡事表达我和你不一样来宣告我的存在。我如果连观点都和你一样,我不就是你的影子了吗?人云亦云,我不就是你的一部分了吗?

2、想要引起关注

孩子在生活中日常观点、立场、期待、愿望,不经常得到关注和肯定,也不常得到执行和落实。孩子经常感受不到他在生活中清晰的存在感。他经常会怀疑,我的观点、愿望、立场大人好像充耳不闻,不常常帮我实现我的愿望。我要加重语气来表达我的存在感,让你们看到我——先是看到我和你们不一样的观点,透过这些观点看到小小的我的存在。

3、用这种方式来惩罚父母

他会把父母给他强行安排的、没有经他同意的这些事情当做是父母在惩罚他,于是他很想把这种惩罚还给父母,让父母知道我有多难受。我要再强调一遍,孩子不是故意的,孩子经常不知道怎么着,又被安排了一件事,不知道怎么着又被否定了一件事。大人安排或是否定一件事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孩子暂时感受不到为他好,他就会觉得这是惩罚,他就想用这种方式表达。

孩子犟嘴家长该怎么做?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儿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2、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3、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会这样。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自己的情绪。

4、尊重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去摸,去想,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活动机会,创造活动环境。不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动,当孩子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设想,做了一件从来未做过的事,父母应积极支持,及时赞许。

5、批评教育孩子切忌唠叨

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言行,有责任作必要的提醒、忠告,乃至严肃的批评,但必须言简意赅,切忌一味重复,喋喋不休。还要重视不言之教,运用行动、榜样等引导孩子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6、注重与孩子的精神交流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家长应学会经常听听孩子的意见,努力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用“我想……”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评价,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温存、抚爱,从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

7、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和父母一样,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逻辑。为人父母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千万不要强行扭曲孩子的意志和意愿。毕竟在3、4岁以后,孩子就会有自我意识,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并且尝试探索和维护自我意识。而顶嘴就是表现之一,因为孩子不想按照父母的意志来做事。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强迫孩子,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孩子上高二了学习差不想上学怎么办 下一篇:孩子四年级了写作业很懒怎么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