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觉得被孤立了该怎样安慰孩子
目录
孩子觉得被孤立了该怎样安慰孩子
被孤立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有因为大人之间矛盾,有因为各人性格,有因为行为习惯,有因为情商高低,有因为智商高低,还有,对方素质低下泼皮霸道,为人处事心眼小事情多,爱嫉妒爱报复,等等很多。那么,如果孩子觉得被孤立了该怎样安慰孩子呢?
孩子觉得被孤立了该怎样安慰孩子
遇到孩子被孤立,家长可以先询问事情的真实经过,再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最后做出相应的对策。如果是孩子有错在先,让其主动道歉,再指责孩子的错误所在;假如是对方的主观排斥,安慰孩子之后,可以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如果一个孩子被小伙伴给孤立了,心里是很痛苦的。这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去说孩子,不管是孩子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他人的原因,都不要去说,先让孩子静一静,然后再慢慢和孩子聊一聊。
如果确认是自己孩子造成的,家长可以分析下是性格还是因为某些不良行为造成的。如果是因为不良行为,家长就要加以规范,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是性格方面的原因,家长不要太约束责备孩子,只能说目前的环境不适合孩子,可以考虑换个环境。
家长要引导孩子的社交观念,让他们懂得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不要急于求成,耐心引导鼓励,同时也要适当参与孩子的朋友圈,为孩子筛选表面朋友,维持孩子的深厚友谊。
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你,就像你也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一样。别人不喜欢你很正常,但是你要喜欢你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的更强大。
兴趣相同的人往往更容易因为相同的爱好而走到一起,成为朋友。家长应当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帮助引导孩子把兴趣发展成爱好并持续下去,慢慢地就能找到因相同的爱好而玩到一起的小伙伴,也让孩子感受到朋友之间心灵相通带来的快乐。
家长再心疼孩子,也不可能亦步亦趋的跟着孩子跟一辈子,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磨砺,经历的多了自然有了经验,经验多了自然不畏惧风险,风险和机遇并存,意味着孩子经受得住更多不确定性际遇的考验,守得云开见月明,孩子离成才就不远了。
孩子觉得被孤立怎么办
孩子在班里被同学孤立是件麻烦事,被孤立的理由不一定有足够说服力,但个人在群体中间势单力孤的感觉别说孩子了,成年人一样也会倍感压力的。那么,当孩子告诉家长觉得被孤立了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觉得被孤立怎么办
第一:应该先从孩子自身在找问题,根源就是孩子自己。耐心的询问和了解问题出在那一块,是不是孩子太孤僻,还是过于自私,还是想法太偏激,还是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处表现的很自私,等等…
第二:从家长自身找原因,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作用,平时的言行举止有没有得体,有没有教育孩子指导他们正确的是非观还有价值观…孩子太过于孤僻,是不是父母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孩子,有没有多去交流沟通…
第三:如果出现孩子被孤立,应该去学校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交流,听取老师的帮助,让老师做好这方面的主题班会等等,跟个别的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如果不能正常的去融入集体,不单单是自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家长应该即使的去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孩子度过成长中面临的危机…
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1、鼓励孩子走出去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让孩子走出去。孩子在同别的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会逐渐学会交朋友,并能够尝试着学会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等的、有助于人际交往的优秀品质。
2、不随便打断孩子的话,尊重孩子
给孩子一个真正平等意义上的沟通,能让孩子明白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技巧。比如说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能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孩子的话,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来供孩子参考。尊重孩子,不光尊重孩子的话语权,还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要注意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
3、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见识
社交能力更多地体现在沟通能力,而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见识必不可少。让孩子有更多的词汇量,方法之一就是阅读。培养孩子爱好阅读的习惯,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在阅读中懂得更多的自己没有了解到或者是看到的东西,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在平时也可以带着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这些见识可以丰富孩子语言系统,为孩子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见过世面的孩子更容易表达自己,更自信。
4、锻炼孩子的讲话能力
这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不善于发表意见的孩子,父母们要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
如果孩子是因为害羞,可以尝试着让他先在家中亲人面前多谈,然后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发表意见,最后在大庭广众面前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缺乏主见,爸爸妈妈们就要思考自己的态度,是否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孩子?
5、掌握交往的技巧和规则
在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懂礼貌、会合作、会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更受同伴欢迎。因为这些是孩子尊重他人的体现,在交往过程中只有你先尊重他人,他人才会更尊重你。所以,对于这一个方面父母们要帮孩子建立下面的意识:多考虑小伙伴的意见和建议;当彼此观点不一致时,要相互商量;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输了不能耍赖;想和别人一块儿玩时,要先有礼貌地提出要求;尊重伙伴,别人讲话或提建议时,要集中精力听,理解别人的意思,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
6、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宽以待人
懂得欣赏他人、宽容对待他人是孩子悦纳他人的前提,悦纳他人不光能让自己收获更多的朋友,还能够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合作共赢。
孩子觉得自己被孤立怎么办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过被孤立、被排挤的感觉。大人会遇到被孤立的情况,孩子们也一样。但大人的身心发育已经较为健全,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自己消化、调解。而孩子们却涉世未深,也不懂的人际交往,更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孤立,也无法自我消化不良情绪,这时候,家长的做法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孩子觉得自己被孤立怎么办呢?
孩子觉得自己被孤立怎么办
要想改变孩子被孤立、排挤的现状,除了要安慰孩子、了解其中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拥有“好人缘”。
1、不要教孩子“同态复仇”
当孩子遭到孤立,家长千万不要为了解一时之气而对孩子说“别人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玩”,这样会教给孩子“同态复仇”的心理,以后孩子被欺负后,就不会想着讲道理,而是直接欺负回去。
同时,这种做法更切断了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成长的重要道路,让孩子丧失了寻找原因,再次融入集体的机会,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害处。
2、分析原因,再选择“改变自己”还是“另寻集体”
如果是孩子性格、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有问题,宝妈们就要好好教育孩子了。给孩子摆明道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是与非,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坏毛病”。
如果孩子是因为被嫉妒而不合群,宝妈们要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错,也无需改变自己,既然“鹤立鸡群”会被群鸡嫉妒,那就去寻找“鹤群”,找到优秀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相信孩子自然会被同样优秀的人接纳。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孤立
性情古怪的孩子
人际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社交关系,所以在孩子上学之前,父母一定要交给孩子一些关于社交的小技巧,这样能够帮助它们更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会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大受打击。
有些性情比较古怪的孩子,在学校里很容易被孤立。由于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不一样,有些孩子的脾气比较暴躁冷漠不会说话,经常因为自己的性格而让他人感到意外。这样的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误解,从而被孤立。
不讲卫生的孩子
有些孩子由于自己不讲卫生,看起来比较邋遢,不注重个人形象,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孤立。很多人不敢相信,孩子竟然排斥不讲卫生的孩子,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排斥那些不注重个人外表形象的孩子。
这是因为孩子的目光比较短浅,他们仅仅只能注重一个人最表面的特征,如果大家发现身边的有位同学特别邋遢,就会让周围的同学认为这个孩子是不好的,大家就会远离这样的孩子。在孩子们之间看待这个世界也是很重视外表的,不能把孩子想的那么单纯。
性格自私的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受到了家长的宠爱,养成了非常自我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排挤。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和睦舒适的交往圈,但是这些过于自我的孩子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只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就会让别人觉得和这样的话相处起来很难受。
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共同孤立比较自我的孩子,并且性格自我的孩子身上还有许多娇生惯养的特点。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无限包容另外一个同学,所以性格比较自我的孩子,一定要改善这样的性格。
孩子觉得上学太累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都觉得上学很累,尤其是上了高中以后,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导致孩子无法抵抗,从九年级升到高中是一个更高阶段的学习过程,同学们所要接受的学习任务也会更加深入和系统化,当然面临的竞争也会稍微激烈一些。孩子读高一反映读书太累,其实也是一种真实的心理话,作为家长应该予以重视。那么,孩子觉得上学太累怎么办呢?
孩子为什么觉得上学很累:
1、社会对未来的孩子要求越来越高,这让家长们比较焦虑。
现在的社会不仅仅需要孩子有高情商、高智商、还得有高学历和高颜值。 没有哪一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家长自身经验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
有的家长因为当年自己没怎么读到书,所以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普遍。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特别透明。家长也比较聪明,但是就是当年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最后只能打工挣钱,现在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长希望通过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名作。
3、 人们思想观念存在一定问题,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班级。
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既有优异的成绩,也有“高素质”,不仅仅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还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
4、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依然看重分数。
从学校考核、孩子小学毕业、孩子中考、高考都是看的考试成绩。 孩子幼儿园成绩不好,上不了好的小学,小学成绩不好,上不了好的初中,初中成绩不好,上不了好的高中,高中成绩不好,当然上不了好的大学。
孩子觉得上学太累怎么办:
一、不能总是批评孩子学习成绩差。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成绩差异,并不是所有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没出息,反之亦然。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很重,对于学生的指导也是有阶段性和计划性的;所以作为家长要对孩子以鼓励为主,指出他成绩差的同时也要表扬他优秀的一面。那样的话,孩子才不会自暴自弃,才能激发他的斗志,一昧的批评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二、给孩子分析高中阶段的新变化。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孩子能够考上高中也是经历了层层选拔的。之所以有的同学们会感觉“高中更难了”,很多一个因素就是心态没有转变过来,还停留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学知识不够深入、不善于总结各章节、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学起来就特别累。高中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有关,但是比以前的知识更深入。
三、让孩子意识到读高中的重要性。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是教科书上都有的结论。其实作为刚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这些知识点也就只会背诵,并不能感受到它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家长可以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讲给孩子听,很多学历低的人连大公司的门槛都进不了,要比别人辛苦几倍才能够达到被人的成就。好好读高中,才能考个好的大学。
孩子反馈读书累是正常现象,也并不一定就是他的学习成绩下滑了,很有可能就是需要得到鼓励和安慰。做家长的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总是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更优秀。适时、适当的给与孩子一些开导,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为什么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许多孩子认为,父母的爱有条件,基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行为等标淮。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打扫自己的房间时,他们感觉到父母是爱他们的。但当他们陷入麻烦时,父母的爱就消失不见了。当你的孩子体验到父母始终如一的爱和坚定不移的支持时,他们觉得自己被接受和认可,这有助于他们发展自尊和自信、建立身份认同、觉得父母爱着他们。当他们被爱时,他们就会学会爱自己。
为什么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一、平时对孩子过分宠爱。
平时,爸爸妈妈对孩子太溺爱,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全部给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张个嘴爸爸妈妈就扔颗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再有能耐的父母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满足孩子,只要有一次满足不了孩子,孩子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了。
二、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分歧。
爸爸妈妈经常为了孩子争吵,受委屈的一方会抱怨孩子。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沟通,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孩子特别粘着妈妈,偶尔妈妈心烦的时候训斥孩子爸爸就护着,反之亦然。孩子感觉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态度有差异,于是孩子的感情就偏向于护着的一方,认为另一方不疼爱他了。
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父母该怎么办?
1、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家长要学会正确表达爱,要让孩子明白,你爱的只是他,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是什么样子的,你对他的爱永远存在并且不会改变。
父母的爱会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变得自信、自尊、信任他人和社会,有归属感并富有同情心,对现在和将来有确定感和可控感。此外,这种爱还有利于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能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是孩子尊敬父母、接受父母教育的基础。
2、正确看待孩子的关爱
抛开孩子的成长、学习不说,光是关爱孩子这件事情,很多父母都将关爱用错了地方,幼儿时期是小心翼翼的过度保护,少年时期是成才成器的高期盼,青年时期又是对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指指点点,虽然父母之爱本质是希望孩子更优秀,但是孩子的学习却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聆听。
3、陪伴是最长情的爱
对于孩子,尤其是儿童,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和关怀。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积极回应,能让孩子时常感受到父母与他们心理上的联结以及父母对他们的理解和保护,安全感建立起来,安全型依恋才会产生。
4、相信孩子
你的孩子可以成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成为的任何人。这一信念从何而来?源头就是你。你传递出的信息和信念,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他们会根据你的这些信念来采取行动。如果你相信孩子,他们就会学会相信自己。
5、肯定孩子
肯定是你告诉孩子的积极的事情。肯定的话语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培养积极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可以是对他们所做事情的肯定:“我知道你可以做到!”或者“你做得再好不过了!”肯定也可以仅仅是因为:“我很高兴成为你的妈妈”或者“我很感激你”。你可以自己制定一个肯定清单。
6、用正确方式教育孩子
除了正确的表达,家长还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语言的攻击下,孩子感觉不到你教育背后的“爱”,他能得到的只有无从发泄的不良情绪,长期积压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所以,我们家长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这样既做到了教育孩子,又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
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如何开导
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如何开导?父母首先需要多陪伴孩子。孩子是需要陪伴的,这种陪伴并不是打电话,而是带孩子出门娱乐,开展亲子活动。另外,鼓励、支持和认可孩子,让孩子察觉到被爱,同样重要,家长在生活中需要多注意这几点。
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如何开导?
1、认可孩子
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或者是学习成绩有所提升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夸奖和鼓励,那么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孩子就知道父母是很爱自己的,也愿意不断的去学习,来用很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父母。
2、对孩子直接说爱他
作为父母就需要在生活当中经常和孩子说出我爱你,因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是缺乏一些安全感的,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所以如果能够经常和孩子说我爱你,虽然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有可能会让孩子知道在生活当中,父母是比较喜欢自己的。
3、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同问题的时候,作为父母的就需要给予一些正确的回答,要认真的看待每一个问题,那么时间久了之后就会让孩子知道,其实父母也是比较喜欢自己的,可以去帮助自己解答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
4、营造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总是可以较为轻松的让孩子感觉到爱。另外,父母许多在家庭中多陪伴孩子,不要总看手机。
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的原因:
1、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父母心里有没有实现的梦想,就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或者是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在一起比较谁家的孩子成绩好,这让孩子感觉压力很大,而且觉得是为父母而活着。
2、孩子没有安全感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意见不统一,整天为了孩子的事情争吵不断,这样孩子就没有安全感。父母不能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当然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3、父母经常贬低孩子
有些父母经常无意间贬低孩子,比如说,“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之类的话。父母有激将法的意思,但落在孩子身上却是赤裸裸的伤害。
孩子觉得父母偏心怎么办
古话讲:“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二胎家庭的父母,似乎更偏向家里的二宝。虽然家长总是说着“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可能偏心的”,但现实却很扎心,几乎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总是会有孩子带着委屈与怨恨成长。那对于家里孩子比较多的家庭,家长该怎么教育呢?
孩子觉得父母偏心怎么办?
1、倾听他们的情绪
每个小孩都会对手足有充满愤怒或者嫉妒的时候,这些情绪从来不是孩子的唯一感受,但往往最被父母所忽视,或者不以为然。如果父母能够跟孩子清楚地灌输一种想法——嫉妒和愤怒情绪都是正常且可以发泄出来的,但不意味着所有不良行为都会得到允许,那么手足之间虽然会有争吵,也不会发生攻击性比较强的场面。
2、给每个孩子单独陪伴的时间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需要有爸妈单独陪伴的时间,属于你和孩子独有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内,其他孩子不参与。这样的独处最好一周安排一次,即使爸妈太忙,陪伴时间不长,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单独的爱的链接。在独处过程中,父母要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和他谈谈心,或者陪他逛个街,吃个好吃的,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们的重视。
3、不要灌输绝对公平的理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发展,需要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如果事事追求绝对的公平,一个家庭必然陷入鸡零狗碎、斤斤计较的局面之中。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不能让他们有事事追求绝对公平的理念。很多父母认为平均就是公平,所以在带多个孩子的时候,企图什么都一样一个,完全公平公正,以为这样就能使两个孩子平衡。
4、制定规则
当规则被建立后,孩子的公平意识得到满足。比如说,想要吃零食就要把玩具摆放整齐,谁能够做到谁就有零食可以吃。在规则的束缚下,也就没有偏心的情况产生了。而孩子也更加愿意配合规则的引导。
5、不当孩子面讨论他们
被别人讨论是件伤人的事,纵使对方是个孩子。作为父母,切不可当着孩子面讨论他们,即便是讨论,也应选择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所以,父母在平时谈话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场合和话题,以免伤了孩子的“心”。
6、不将孩子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有优点,也有缺点,作为父母,切不可把一个孩子的优点和另一个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即便是为了鞭策、激励“落后”的孩子改进,也是不可取的。在平时的言行中,也要注意分寸,切不可将“你要是有弟弟一半乖就好了”“你看姐姐多聪明,你怎么就这么笨”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
7、公平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作为父母,要秉承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公平对待,切不可因为自己一时的“私心”,而有所偏倚,更不可对于同样的要求,因一个孩子做的不够好或犯错误,而忽视甚至拒绝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