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在哪个朝代
“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就吸取了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随后他也反思了唐末以来藩镇权利太重,君弱臣强,五代十国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的历史教训,随即导演了一个千古传奇的解除将领兵权的历史剧。
杯酒释兵权在哪个朝代
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发生在宋朝时候的事情,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赵匡胤想到自己是被部下拥戴当上皇帝的,他一直担心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被手下们黄袍加身。后来,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这些武将对自己的威胁,使得宋朝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2、一些人认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非常和善的,很多开国君主都是找个理由杀死跟随自己的开国功臣。赵匡胤不杀掉这些功臣反映了他柔和的执政理念,在俘虏南唐后主李煜后,赵匡胤只是将李煜软禁,并没有杀了他。
3、宋朝的前面是五代十国,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很多武将拥兵自重,靠着手下的兵力割据一方。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君主,但这些君主都没有使自己的王朝持续下去。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他迫切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持续的王朝。
4、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正是在五代十国背景下进行的,很多高级将领在杯酒释兵权的情况下丧失了兵权。赵匡胤解除了这些武将的兵权后,为新诞生的宋朝迎来了安定的局面。宋朝初年没有了什么战乱,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叛乱的风气不再有。
5、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出现了稳定局面,不会再有武将割据叛乱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的军队战斗力骤然下降,在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时经常打败仗。
杯酒释兵权的背景
1、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2、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3、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4、建隆二年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宋太祖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
5、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赵普就向他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后果
1、杯酒释兵权的后果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杯酒释兵权有好的影响,促成了宋朝初年的安定局面。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也出现了不好的影响,宋朝军队战斗力的衰退与杯酒释兵权有很大的关系。
2、赵匡胤之所以实施杯酒释兵权,是因为赵匡胤看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将作乱局面,一些高级将领在军队中非常有威望,如果国家出现什么偶然情况,那么这些武将就有可能叛乱,或者是他们的部下怂恿他们作乱。
3、赵匡胤自己也是通过兵变当上皇帝的,因此他考虑到前车之鉴,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这些开国将领们的兵权。赵匡胤的这个方法很有效果,这些开国将领们的兵权被解除以后,军队里没有了有威望的大人物,就变得安定多了。
4、杯酒释兵权也造成了不好的后果。宋太祖在统一天下后,觉得天下没有什么对手了,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军队和将领来维持秩序,就解除了高级将领们的权力。但是宋朝北面的辽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游牧民族,宋朝军队在北伐辽国的时候,打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5、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先解除了高级将领们的权力,而后通过一些军队改革措施,又将军中将领的权力进行限制。而这种限制使得宋朝将领在作战的时候放不开手脚,无法在瞬即万变的战场上随机应变。宋朝与辽国、西夏等游牧民族国家作战的时候,经常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