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的故事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袁绍、曹操之间的决胜之战役。战争始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双方于官渡发生战略决战,持续八个月的官渡之战以袁绍方的失败而告终
官渡之战的故事:
1、战争爆发前,袁绍占有冀、幽、青、并等州,兵广粮足。曹操只有兖、豫、徐及司隶等地。随着双方势力的扩张,矛盾日趋尖锐,最终爆发战争。
2、建安五年,袁绍率军十万从河北南下,曹操兵约万人应战。两军对峙于官渡,曹操采用许攸之策,间道夜袭乌巢(在今河南省延津县)粮屯。袁绍只分少数兵往救援,以重兵攻曹操军大营,未攻下。曹操击败救援乌巢之敌后,又全部烧掉袁军辎重,击溃袁军主力。袁绍与子袁谭率八百骑渡河逃归冀州,自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战的背景:
1、东汉末年,董卓趁官宦外戚之争率凉州兵进入洛阳,另立刘协为帝(汉献帝),自封相国,独揽朝政大权,开了历史上军阀依恃武力控制朝政的先河,也成为了后期军阀混战的导火索。
2、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的一些军阀、豪强结成联盟讨伐董卓。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部下吕布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后李催、郭汜又攻入长安,杀死王允,由此拉开了群雄争霸、各方混战的序幕。
3、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冬,曹操灭吕布,基本控制了河南地区。四年春(公元199年),袁绍灭公孙瓒,拥有全部河北之地。经过混战,在官渡之战发生前夕,形成了几个比较稳定的军事集团。
4、即辽东的公孙康、关中的马腾和韩遂、南阳的张绣、汉中的张鲁。南方的军事集团主要有三个: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中原地区,袁绍据有青、冀、并、幽四州之地,曹操据有司隶、豫、兖、徐四州,并占有荆州北部青州一部。
5、在这些所有的军团中,相对来说袁绍和曹操的势力最大,并且已经呈现出双方对峙的态势。同时袁绍、曹操二人都意图实现统一,双方积极准备讨伐对方。
官渡之战的战前形势:
1、地理形势
从曹操所处的地理形势来看,兖州是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多势力以及南边的刘表、张绣亦有所图谋,在官渡之战以前,兖州就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不如袁绍方有优势。
袁绍在河北的形势则完全不同,几乎毫无后顾之忧。从地理位置上看,冀州进可攻,退可守,不像兖州是四战之地。且北边的乌丸和鲜卑,在这时实力不强,袁绍又采取利诱和亲政策,使乌丸和鲜卑不能构成边境上的威胁。因此袁绍以冀州为基地,以幽州为后方,以青、并二州为两翼,集中力量向南争夺天下。
2、地方财富
曹操所处的兖州与袁绍所据的冀州原本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同属财富之区。但东汉末兖州及曹操所占的其他地区是黄巾军活跃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而冀州则为“天下之重资也”,是当时北方较强的一州。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等人皆劝冀州牧韩馥不要将冀州拱手让予袁绍,并表示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较好,粮食充足。后曹操打败袁绍夺得冀州时,也称冀州为大州,可获三十万军队。由此可见冀州的富足。
3、兵力
关于袁绍投入的兵力,正史大多记载为数十万人。袁绍文士陈琳写的讨曹檄文,虽称袁军“长戟百万,胡骑千群”。但《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和《后汉书·袁绍传》皆称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关于曹操投入的兵力,史书大多记载为不超过一万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称曹操“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历代史学家和军事家,大多据此说官渡之战,曹、袁兵力为一比十。
官渡之战的评价:
1、学界总体上认为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之战。
2、经过这场战争,曹操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袁绍集团,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北方,为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打下了基础。
3、官渡之战是一次重要的战争,它影响了历史走向,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指出过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肯定了官渡之战的意义。学者张耕也肯定了官渡之战的重要意义,指出官渡之战是关系袁曹双方决定胜负的一场大战。
4、除战争本身外,同时期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曹操的胜利并非是因“天时”,亦在“人谋”,肯定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谋略手段。宋朝理学家范浚同样肯定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奇制胜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