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

2023-12-24 09:30 413浏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儒家著作《孟子.告子下》,本意之下是说的人处在忧患的环境可以让人或者国家生存,处在安乐的环境让人忘了奋斗便可以让人或者国家消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孟子的思想解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被尊奉为“亚圣”。其思想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在哲学层面,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所以,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他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渊源于孔子的德治思想。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他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这是养民的一面。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是教民的一面。

在统一天下的问题上,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能无敌于天下。但同时,孟子又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

上一篇:南京是哪几个朝代的首都 下一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