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滥竽充数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便逃走了。
滥竽充数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善于吹等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都能拥有特别优厚的待遇。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姓南郭。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乐队,于是设法求见宣王,向宣王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齐宣王的欢心结果宣王把他也编入吹竽的乐师班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面,学着其他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作样地在那里“吹奏”。由于南郭先生学得维妙维肖,而且几百个人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什么异样。就这样,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其他乐工那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湣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吓得浑身冒汗,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南郭先生心想,这回要是露出马脚,丢饭碗还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了,不如溜之大吉。所以,趁着湣王还没叫他演奏,南郭先生就赶紧溜走了。
滥竽充数出自哪里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释义: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虽然可以得到赏赐,但是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弄虚作假的方式纵然可以换取一时的成功,但换不来一世的成功。人只有刻苦学习,使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滥竽充数造句
1、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2、买了两斤橘子,回家却发现被骗了,里面有好多坏橘子滥竽充数。
3、每当媒体夸火箭队没有姚命不行时,他总说自己是滥竽充数。
4、做操时,有些同学不会做就在滥竽充数。
5、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6、他上课不会背课文,便滥竽充数,只动口型。
7、他不会买水果,买回的水果好多是滥竽充数的。
8、他只会滥竽充数,平时不好好学习,老是留级。
9、我从来不滥竽充数,总是认认真真做事。
10、买珠宝的通常会把一些假货混在真货里滥竽充数。
11、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出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专家”。
12、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有很多在滥竽充数,购买时要仔细辨别才行。
13、利欲熏心的鱼摊老板常常滥竽充数,把烂鱼混在鲜鱼里充数。
14、这样的作品难免会良莠不齐,但读者会淘汰掉大部分滥竽充数者,只留下少数的精华。
15、卖珠宝的通常会把一些假货混在真货里滥竽充数。
16、他的演奏水平不高,却滥竽充数,参加乐队演出。
17、有些投机商,以假冒真,用假货来滥竽充数。
18、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19、我看本次参赛作品,除少数是真才实学外,其他都是滥竽充数。
20、我买了一箱苹果,回家打开一看,竟然有很多烂苹果滥竽充数,我很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