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李清照是南宋还是北宋

李清照是南宋还是北宋

2023-08-12 14:55 291浏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李清照是南宋还是北宋?

1、北宋

2、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继李煜、柳永、秦观之后,将婉约词创作水平推向又一个高峰的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在闺情词中成功地塑造了“思妇”的典型形象,并创造出了“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独创的“易安体”,为后世词作树立了榜样,曾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3、她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以及与丈夫离别后的哀愁,词风轻盈委婉,知名的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后期则多悲叹身世,词风沉重哀伤,例如《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

4、除了词之外,李清照也善于写诗作文,主要流传的诗有《乌江(夏日绝句)》《题八咏楼》等,文有《金石录序》《打马图序》等。其作品主要被收录于《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轶)中,并先后流传有《漱玉词》辑本、《李清照集校注》等。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

1、词的发展

李清照的词有继承,有开拓,不拘一格,本色当行。在婉约词的发展史上,她继李煜、柳永、秦观等人之后,将婉约词的创作水平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她以独到的艺术功力,在闺情词中成功地塑造了“思妇”典型形象,真正唱出了“闺情绝调”。

她创造了“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独特艺术风格,变前人的俚而鄙为自己的俚而雅,使浅俗之语在词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她创造的“易安体”,为词苑增加了活力,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2、革新词风

词的兴起,原多绮罗香泽之气,但香泽太浓,绮罗太纤,未免入尘。而李清照一改前人的词风,她的词虽然也有闺情,但都清新雅丽,真挚动人,而且她后期的词,多融入家国之思,忧时感事,使得词的格调一下子就开朗起来。

李清照流传至今的诗有十多首,收入《全宋词》中的词共四十八首,其中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并确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就是词。

她的词,多以吟唱爱情、人生为主,有她早年爱情的幸福与离愁,也有她后期的不幸与憔悴孤独,个人与家国都体现在了她的词作中。

3、词学理论家

除了写词之外,李清照还是一个词学理论家和评论家,她所作的《词论》,对词的兴起,做了源流探究,对作词的前辈们作出点评,并指出数家不足之处。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此外,她还强调了音律在词中的重要性。

李清照的创作特点:

1、艺术风韵个性化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之宗,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她早期创作的作品中,常用绚丽的画面来展现少女时代的无拘无束,婚后离别之时,又用“花”“酒”等意象展现了孤苦愁闷的感情。

其早期的词,还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如“红”“绿”等,她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彩色的世界中去,营造出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尽”的审美效果。

常常通过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的比拟手法,将心灵所感受的生活,描绘成景物,渗透出她的真情实感。而到了晚期,如在《声声慢》中,她用“人比黄花瘦”比喻容颜憔悴;在《怨王孙》中,用“眠沙鸥鹭不同头,似也恨,人归早”将“鸥鹭”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灵性,将感情寓于所描述的景物中,表达了她的离愁别绪,以及孤苦无依的思想感情。

2、用语通俗易懂化

李清照的诗词多以口语入词,又能精妙的写词造句,这样的风格使她的作品广为传授、家喻户晓。

口语化的语言使人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明白晓畅又便于传诵。如在《声声慢》中写道: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窗儿”“怎一个”等等都是那个时代口语化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更仿佛是心灵的呼喊,展现了作者孤苦的形象。

《念奴娇》中“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那句“种种恼人天气”的直白式口语,平凡而朴素的展现了一个伤春伤别的女性形象。

3、表现手法新巧化

李清照的诗词善用一些新巧的艺术手法,独辟蹊径,展现其高超的艺术手法。

她善于移情于物,将个人的主观感受糅合于客观景象之中,使景物成为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蕴。如李清照词作中的“花”意象。虽然前人早就用过“花”意象,如屈原写的“制芰荷以为衣服兮,集芙蓉以为裳”,欧阳修写的“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等。

李清照却以女性独特的细腻、展现了赏花不同的心境,由此造就了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花”意象。如《如梦令》的“误入藕花深处”,“藕花”意象,映衬出了她如花的年华和生命,更渗透着她对当时自由生活的美好体验。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下一篇:巴金激流三部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