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是什么意思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础入门。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皈依是什么意思?
1. 佛教语。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后多指虔诚信奉佛教或参加其它宗教组织。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西游记》第五二回:“前闻得观音尊者解脱汝身,皈依释教,保唐僧来此求经。”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生素不佞佛,至此皈依甚虔。” 孙中山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时的大学士徐光启 ,其本人皈依了天主教。”
2. 谓身心归向、依托。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圆圆 皈依上将,匹合大藩。” 严复 《有如三保》:“然则以孔子之道例今人,乃无一事是皈依孔子 。” 叶圣陶 《倪焕之》二九:“这惟有皈依酒了。”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础入门。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佛宝者,即佛之觉之义。既可自觉,又可觉他,且觉行圆满,是为世之真宝。佛之证境不可思议,三界周遍。皈依于佛时,依信愿行者,必具无比信心,信佛信行,且具修行之意愿,对所学之法门满具信心,则学佛无有阻碍。
法宝者,即佛陀所言之法教。如来之音,依诸众生之各异业力而演说八万四千法门,奥妙无比。皈依于法宝者,于修学之法要精进勇入,依法奉行,必不落入旁门,堕入恶道,所修习之法要皆为珍贵之法轨!
僧宝者,包括所有修习佛法而得具成就之菩萨、声闻、缘觉、阿罗汉等圣者,皈依于僧宝者,则可遵诸尊长及善知者教诫开示,依其教法修习。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不同?
一、皈依是什么意思呢?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
皈依三宝之后,可以在家修行。在家修行的佛弟子,一般称为居士。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改革家王安石,还有南朝的梁武帝,他们都是古代着名的大居士。
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可能得到一些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份上的印证。因此,皈依三宝并不是多余的执着,而是学佛者必需的手续。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不能破除先世的恶业,若能皈依三宝,就能破坏先世恶业。
二、出家是什么意思呢?
出家有五重义,就是:一、出烦恼家;二、出生死家;三、出六道轮回之家;四、出三界家;五、出染污不净家。出家之人,世俗中人一般称称呼他为师父。
三、皈依和出家是什么关系?
皈依三宝不必出家,出家必须要有皈依。皈依后并不意味着要守戒律,因为受戒还需要其他的仪式。部分居士会在皈依同时,也受五戒或菩萨戒,但佛法慈悲而圆融,可以酌情根据自己情况,按部就班进行。
皈依后要注意什么?
皈依之后,要奉行五戒: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第一,不杀生。要记得,不要杀生,杀生这个业重得很,你杀了他,他将来杀你,冤冤相报,何时才能了?
第二,不偷盗。别人的哪怕一分钱、一点米,没有给你,你不要去拿。日常行为要正当,不偷,不抢,要廉洁奉公,不要贪污,不要欺骗。
第三,不邪淫。作为在家居士,要保持一夫一妻制,保持夫妻的纯洁,保持家庭的幸福。正常的夫妻关系是可以的,不能在这方面淫乱,去破坏别人的家庭和婚姻。邪淫会导致家庭不和,伦理道德丧失,引起社会混乱。
第四,不妄语。就是对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包括不要说粗恶语,带骂字的话;不要说离间语,互相挑拨,引起是非;不要说绮语,绮语就是一种花言巧语、没有意思的话,或者是下流话,都不能说。
第五种,不饮酒。不饮酒是遮戒,酒本身无所谓善恶,得了风湿病,还可以适量饮用药酒进行治疗。但是不能随便饮酒,因为酒是迷性、醉性,把持不住就饮用过量,学佛的人要保修禅定,保持理智,饮酒恰恰就会丧失理智,所以禁止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