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暑的古诗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关于处暑的古诗:
1、《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2、《元宫词》
明·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3、《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4、《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元·宋褧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
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
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5、《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6、《处暑前三日》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7、《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8、《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关于处暑的知识:
1、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一词,最早出现在《国语》中。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明确将“处暑”列入二十四节气。
2、处暑太阳黄经达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对于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9月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在南方依然秋老虎肆虐,因为副热带高压的南移,处暑前后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还要再经历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这就是俗称的“秋老虎”。
3、处暑被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在这个阶段,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形成了陈列祭品的效果。二候,天地始肃。随着气温的下降,天地间的万物开始凋零,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气。三候,禾乃登。在这个阶段,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即“五谷丰登”。
4、处暑是一个关注气温变化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也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的节日。处暑的民俗活动有吃鸭子、送羊节、吃龙眼稀饭、煎药茶、放河灯、泼水、祭祖、拜魁星、开渔节、拜土地等。
处暑的气候特点:
1、对于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东汉的《四民月令》有:“处暑中,向秋节,浣故制新”的说法,也即是说过了处暑就到了秋天了,需要准备换季的衣服了。
2、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9月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这是中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在南方依然秋老虎肆虐,因为副热带高压的南移,处暑前后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还要再经历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这就是俗称的“秋老虎”。
3、江南一带,有“处暑十八盆”的俗谚,就是说处暑之后,每天都还要洗一个澡才行,而到了两广地区,“秋老虎”持续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