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行必果前面一句是什么

行必果前面一句是什么

2023-09-05 16:28 352浏览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意思是指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有了结果必定要守信。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

行必果前面一句是什么?

行必果前面一句是言必信。

释义:

信:守信用;果:有结果。指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一定要有结果。

出自:

原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翻译:

这里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知道礼义廉耻,能出使四方,完成君王的任务,就是士了。

子贡又问,比士稍微差一点的呢?孔子就说,宗族内的人赞扬他有孝道,乡亲邻里都把他当做兄弟的,就是次等的士。

子贡又接着问,再差一点的呢?孔子回答说,说话讲信用,做事有始有终,这样浅薄的小人,可以算再次等的士吧。

最后子贡问孔子,如今当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就说,那些都是不成大器的,一个个才短量浅,哪能算士呢?

赏析:

在回答子贡的不断追问中,孔子指出士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才干足以有所为,但志向坚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个层次“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朱熹注释“此本立而材不足”,就是能谨守孝悌之道,但才干不足;第三个层次则是“言必信,行必果”,孟子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者,对于道义的理解达到了一定层次,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判断,及时调整方向,使之随时符合道义之要求。

《孟子·离娄篇》里讲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是儒家的第二代表,后人尊称他为亚圣,他这句话就是对孔子“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的补充和说明。孟子进一步告诉我们,做人讲诚信,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一定要与义相和。什么是义?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大众有利益,有好处,这样的诚信是要讲的,是要言出必行的。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小人行径。任何情况下诚实守信都应该是美德,而不应该被认定为小人特性,言必信的前提应该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所以言必信应该是谨慎许诺,而不应该一看是小人也,就认为应该不守信。“行必果”,还“硁硁然”,就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行为,就是有勇无谋,冒险蛮干,孔子当然不赞成这种行为,在孔子看来遇事应该“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才应该是君子所为。

【资料拓展】

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师从孔子。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柔弱的孔子,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

仲由为人伉直鲁莽,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仲由为人果烈刚直,且多才艺,事亲至孝,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志伉直”,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以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同时这一评价所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上一篇:谬以千里的前一句是啥 下一篇:端居耻圣明的上一句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