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三首最著名的诗
杜荀鹤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被称为“九华山人”,他的诗感情真挚,语言平易自然,诗风清新秀逸,这里列举出他最著名的三首诗。
杜荀鹤三首最著名的诗
1、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是一首很经典的托物言志诗,通过小松寓意不要自卑,不卑不亢、自强自立终会成才。
人难免有被别人无视和瞧不起的时候,此时读读这首诗吧,“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必能充满信心和力量。
2、杜荀鹤的《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这是一首现实主义七律佳作,晚唐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但征徭赋税非但不少,反而越来越多,让老百姓没有活路,即使逃入深山,也无可避免。
此诗沉郁悲愤,以小见大,通过寡妇吃野菜、入深山也逃避不了征徭的苦难,我们能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社会现实,因此这首诗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这是一首乱世劝学诗,作者通过此诗勉励后辈,敦敦教导和关爱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作者诗意地教导侄子,年轻时不要怕辛苦,即使身居乱世,也要修身养性、立志向前,不要在怠惰中浪费一寸光阴,这样才能修身齐家治国,才能不枉此生。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说理生动,感情真挚,关爱之情自然流露,易于被对方接收。
杜荀鹤简介:
关于杜荀鹤简介,就不得不提到杜荀鹤的身世,和他的成就。杜荀鹤别名九华山人,出生在846年,卒于907年。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
有记载说,杜荀鹤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小妾所生的儿子,这样说来,他就是杜牧的后代。杜荀鹤出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家庭,可是虽然生活贫困,但他的志向十分饱满,他从小就刻苦学习。在多次的考试失败后,他便准备回家过着纯朴的乡村生活。可是经过别人的提拔,他被送到礼部担任职务,之后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他考中了进士。他是一个十分有才的人,可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如此崎岖坎坷,在考中进士的第二年,因为年代的不和平,到处动乱发生,他又不得不回到家乡。但他的才能总能被伯乐发现,不久他又回到了朝廷上工作。在他的伯乐死去后,他遇到了朱温,他又一次受到了提拔,在翰林学士教授知识。这是杜荀鹤在政治中的一些发展情况。
当然,杜荀鹤在作诗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成就。他的诗句不拗口,简洁明了,风格也清晰,因为他所在的年代动乱比较多,他又十分爱惜民众,所以他的许多诗都体现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境况。他的作品中将晚唐时期的真实情况表现的淋漓尽致。因为杜荀鹤在朝廷中的发展总是断断续续,所以杜荀鹤一生的主要成就还是在作诗上,像他的代表作品《乱后山中作》。最后,杜荀鹤因为疾病去世了。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歌特色:
杜荀鹤,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自成一家,后人称“杜荀鹤体”。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反映唐末军阀混战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悲惨遭遇,例如他的《山中寡妇》、《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乱后逢村叟》、《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等,都相当具有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和社会意义。杜荀鹤出生寒门,关怀百姓疾苦,敢于抨击黑暗现实,如这首《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全诗前后应照,又能强烈冲击视觉,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这位安徽著名的诗人,长期生活在池州,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对家乡风物十分热爱,因此吟咏九华山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这类诗歌有《山居寄同志》、《寄李隐居》、《醉书僧壁》、《溪岸秋思》、《秋日怀九华旧居》、《闲居书事》等多篇。诗人用大量的作品展现九华山的风光,例如“家山白云里,卧在最高峰。”(《寄舍弟》),“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山中寄诗友》),“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溪兴》)。这些诗歌都堪称质朴明畅、清新秀逸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