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是指什么时期
事实上,先秦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它应该包括从上古到战国时期,经历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先秦是指什么时期?
1、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人类滥觞的原始社会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夏朝之神秘、商代之神话、周礼之迂腐,以及春秋诸子百家强大的思想体系,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漫长的人类进化和艰难的生活渴求,使我们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早在100多万年前,寄料张湾一带就有先人居住,遗留有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化石。汝州境内有名的原始人类遗址还有:煤山遗址、大张遗址、阎村遗址、中山寨遗址等。
3、骨笛、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以及馆藏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古钱币都是汝州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历史标志。描写汝河两岸爱情故事的民歌《汝坟》三章被收录《诗经》,这是汝州先秦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俳优、歌舞等表演形式也曾经在这里出现过。
4、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特别是儒家思想对春秋以降的每一个朝代都有着深远地影响。当今国学在世界上的灿然兴起,也是儒家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的传播方式。汝州市区的汝州文庙,别名孔庙,就是后世所建的一个以纪念孔子、宣扬儒学为主题的古建筑群。经过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汝州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从纷乱中逐步得到相对的稳定。
先秦的学校:
1、传说虞、夏、商、周四代分别在乡邑和国都设有庠、序、校、小学、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对贵族子弟以至平民施行伦理教育。这恐怕是战国秦汉儒生们的理想。其实,商代以前的学校教育尚无可靠材料说明。
2、西周春秋的学校教育则以六艺为主要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讲礼、乐意在培养道德情操;射、御是军事训练;书、数是治民从政所需要的技能。西周铜器麦尊、静簋铭文提到王室有称为辟雍、学宫的大学,对贵族子弟进行射箭教学,并举行周王亲自参加的射猎活动加以考核,还奖励负责教射有功的官员。
3、盂鼎、铭文提到的小学,也是培训贵族子弟从政的场所。《礼记·王制》称,周王出兵时要“受成于学”,作战获胜,“反(返)释奠于学,以訉馘告”。可见学校也是战前制订作战计划和战后举行庆功典礼的地方,它与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4、据《周礼·师氏》记载,国学中的贵族子弟同时还是周王近卫亲军,随时随地担负着守护警戒的重任,说明国学培育的正是精悍的武士。地方上的庠、序同样以教习射箭为主,并为当地祭祀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5、春秋时代,郑人在乡校议论政事,开明执政的子产甚至将此舆论视为良师。就是孔子本人也曾以射御自许,孔门弟子多能卫国杀敌,冉有即因领兵击破入侵齐军受到孔子的赞赏。但是孔子开创的私学却使古代学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出现了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以从事政治活动为目标的文士集团,六艺也转变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典文献。
6、私学培养的是“从政”、”治赋”、“使于四方”的治国安邦的人才,它面向社会招收各阶层子弟,为官僚政治、布衣卿相局面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影响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继起的战国诸子也都是从事教育的大师,墨子、孟子有成百上千的学生,不求利禄的许行亦有门徒数十人,就连避世隐居的老子、庄子都各有自己的学生。
7、这些私学扩大了教学领域,促进了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有些君主创办学术活动中心,如魏国的西河、齐国的稷下等,都聘任各家各派大师“不治而议论”,讲学争鸣,以吸引四方游学之士,这些实际上就是新型的大学。
先秦的君王:
三皇五帝及炎帝(共九位君主):传说中的君主,开启了“禅让制”。
夏禹:名姒文命,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建立夏朝。
夏启:名姒启,结束了原始社会,开始了奴隶制。
少康:名姒少康,夏朝中兴之主。
夏桀:名姒履癸,荒淫无道,但智、力皆过人,夏王朝最后一位君王。
商汤:名子履,第一位被考证确实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国王,创建了商朝,灭了夏朝。
盘庚:名子旬,将商都迁至“殷”,商王朝的中兴者;以后商便称“殷商”。
武丁:名子昭,商朝中兴之主。
商纣:名子寿,殷商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与夏桀并称“桀纣”。
周文王:名姬昌,周武王的父亲,称为“圣人”,传说写了《周易》,治国贤明。
周武王:名姬发,灭商纣,建周。
齐桓公:名姜小白,使齐国兴盛的首领,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