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舟山渔场形成的原因

舟山渔场形成的原因

2023-09-20 16:38 537浏览

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纬度为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舟山渔场形成的原因:

1、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

2、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

3、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使洋流搅动,养分上浮;

4、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5、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

6、上升补偿流带来深海养分,纬度因素,季节温差等。

7、市场,技术,政府政策等。日本暖流的延续洋流即台湾暖流,还有西太平洋暖流的相汇合,搅动海水使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给鱼类提供天然食物。

8、寒暖流的交汇使周围的温度不会差异太大,既不太冷又不太热。喜温的鱼可以在暖流这边,喜冷的鱼能在寒流那边,这样就使很多鱼都在舟山附近汇合。

舟山渔场的水产资源:

1、舟山渔场以1999年7月调查为例,游泳生物43种,带鱼占87.27%,日本鲭占3.24%,刺鲳2.58%,小黄鱼占2.03%,发光鲷占1.61%。

2、大陆江河径流源源不断的注入,为渔场带来大量浮游生物,与海水营养盐类相结合,促使其迅速生长繁殖。近海渔场的磷、硅含量,分别为30~40毫克/立方米和2000~3000毫克/立方米。浅海水域浮游植物有151种,其中浮游硅藻占90%以上。水体中浮游植物年平均含量为107×104个/立方米,夏高冬低。浮游动物有123种,平均年含量87.7毫克/立方米,夏季最高达1633毫克/立方米。

3、地理、水文、生物等优越自然条件,使舟山渔场及其附近海域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4、浮游动物舟山渔场以1997年10月调查为,浮游动物共有141种,精致真刺水蚤占22.50%,帽形真哲水蚤占10.91%,太平洋纺锤水蚤占6.75%,长刺小厚壳水蚤占6.28%,微刺哲水蚤占4.94%。

5、舟山渔场以1999年7月调查为例:共有50种浮游植物,细长翼根管藻占61.88%,洛氏角毛藻占15.33%,地中海指管藻占6.54%,窄隙角毛藻占4.22%,拟弯角毛藻占3.21%。

舟山渔场的四大渔产:

1、大黄鱼

汛期自立夏至夏至,鱼发在农历四月初、四月半和五月初三个大潮期,八月桂花飘香时捕获的又称桂花黄鱼。宋时,渔场在洋山海域。清康熙年间,渔场移至马迹山、寨子山至渔山一带海域。道光年间又移至岱山、衢山两岛之间的岱衢洋,岱山东沙角成为渔船集中地和鱼货加工主要基地,直至解放初期。

2、小黄鱼

有三个汛期,中秋前后至立冬称“早冬汛”,春分至清明称“南洋旺风”,清明至立夏称“北洋旺风”。宋时,渔场在洋鞍附近海域,清同治、光绪年间,大对作业兴起,渔场扩大到北至嵊山,南至渔山一带海域,沈家门渐成为渔船集中停泊和渔货集散地。

3、带鱼

汛期自立冬至大寒,俗称“冬汛”。渔民有“小雪小捕、大雪大捕,冬至前后旺发”之谚。民国初,仅嵊山渔民用小对船在附近海域捕捞,早出晚归。民国9~14年(1920~1935),大对作业和背对作业先后投入带鱼汛生产,渔场从嵊山周围扩大到海礁、浪岗、中街山一带海域,年产1.5万吨。抗战期间,产量下降。

4、乌贼

汛期自立夏至小暑。解放以前,渔场在中街山列岛、嵊泗列岛外缘岛礁浅海区,用小拖船拖捕。民国9~11年(1920~1922),年产1300余吨。

解放初,作业渔场未变,小拖船增多。1951~1957年,年均产1.17万吨。机动船发展后,夏汛在产卵场外围捕怀卵亲体,冬汛捕带鱼时又兼捕越冬乌贼,1958~1980年,年产一般2~3万吨,少时1万吨,1979年最高达3.7万吨。因长期捕捞怀卵亲体和越冬乌贼,资源受损,1980年后,产量明显下降,1981~1987年,年均产量降至1万吨左右,1988年仅产3416吨。

上一篇:村庄儿女各当家的上一句 下一篇:江汉平原在哪个省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