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是谁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是谁

2023-09-26 17:01 1329浏览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作品于1774年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是谁?

1、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是作家也是自然科学家和画家,是魏玛古典主义的著名代表,世界文学的杰出人物之一。

2、歌德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父亲要求歌德必须学习法律,于是16岁时歌德考入莱比锡大学,但是他的心是向往写作的。他在1773年写的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和1774年发表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声名大振。

3、随后歌德研究自然科开始学,并且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且在1788年回到魏玛后担任戏剧导演。1794年歌德创作出了《浮士德》等代表作。直到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亮些!再亮些!”,并于3月26日葬于德国魏玛诸侯墓地。

4、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还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背景:

1、社会背景

17、18世纪,欧洲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此时的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邦国林立,战乱不断,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德国早期的新兴市民阶级率先觉醒,尤其是青年一代,强烈要求打破等级界限,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

他们提出“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观念来反对封建束缚,以现实个人的自由发展。在1760年代晚期,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发起了“狂飙突进”运动。作为在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看重理性的批判性和情感的神圣性,追求个人的全面充分发展。

他们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但不愿向社会妥协,于是成为社会的反叛者。这种要打破一切束缚的反叛精神和要求绝对实现自我的激情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借助文学作品,新兴资产阶级青年传递摆脱封建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心声,掀起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的精神风暴。《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这场文学解放运动的产物。

2、个人背景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并非完全虚构,它取材于歌德本人在韦茨拉尔的一段生活经历以及一位名叫耶路撒冷的青年自杀身亡的不幸遭遇。维特的原型是歌德和耶路撒冷的融合,绿蒂的原型则是少女夏绿蒂·布甫。

夏绿蒂·布甫和耶路撒冷激发了歌德的创作热情,1774年,歌德用四个星期完成了这部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物介绍:

1、维特

小说的男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知识青年的形象。他出身市民阶级,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情感细腻,是一个有教养、重感情的优秀青年。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天真活泼的儿童,希望人的自然天性能得到解放。他追求平等的社会关系,厌恶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

面对周围污浊腐朽的社会现实,他感到无所适从,陷入到忧愁苦闷中去。维特性格中带有软弱狭隘的因素,感伤有余,激情不足。

他的反抗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体现着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他所要求的不是社会改革,而是个性的自由抒发,因而反抗仅限于个人。自杀的结局是憎恶社会的黑暗又找不到出路时的绝望选择,是对令人窒息的社会的孤独而消极的抗议。

2、绿蒂

小说的女主人公。绿蒂的身上闪现着自然人性的光辉。她美丽、聪慧、善良,坦率、真诚、纯洁,有着少女的活泼和灵动,是美、自然和智慧的化身。

她学识丰富,对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被维特视为心灵的伴侣。同时她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屈从于传统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尽管她欣赏维特的才华,与维特意气相投、无话不谈,但她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从未越界,尽力维护与阿尔伯特的婚姻。

3、阿尔伯特

绿蒂的丈夫。与维特炽热浓烈的情感不同,阿尔伯特对绿蒂的爱显得沉静平淡。他将维特视为自己和绿蒂的共同好友,对待维特宽容大度。他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安稳自得。阿尔伯特代表的是谨守封建贵族社会规则的青年,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

上一篇:最后的晚餐作者是谁 下一篇:高老头故事情节概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