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麦田守望者故事梗概

麦田守望者故事梗概

2023-09-26 17:36 280浏览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发表于1951年的长篇小说。小说被视为与“垮掉的一代”相近的作品。

麦田守望者故事梗概: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霍尔顿离开学校在纽约闯荡三天的经历。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然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虽然留着干净整齐的水兵发型,但却整日穿着风雨衣,反戴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

他在潘西预科学校读书,这里是美国公认的最好的贵族学校,学校里的老师和父母都劝诫他好好读书,以出人头地,好买辆凯迪拉克的车,但他对无意义的学校生活腻烦透了,他不愿听取身边任何人的意见,在他眼中这个圈子没有值得他高兴的事也无从谈及任何值得尊敬的人,他的叛逆与另类使得他被学校开除4次,最后一次是故事开始,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

在出走西部前,他想要再见见自己的妹妹菲比,于是托人送去一张便条,约在博物馆旁边。过了好一会儿,菲比终于来了,她拖着霍尔顿在胡敦读书时用的旧箱子装满了行李决心与哥哥一同离开。霍尔登没办法劝她回家,于是只好放弃了去西部,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被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麦田守望者人物角色:

1、霍尔顿·考尔菲尔德

霍尔顿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男孩,他玩世不恭,不求进取,满口脏话;同时也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对于爱情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对受难者、不幸者他会慷慨解囊。霍尔顿身上的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主要是由于他缺少学校与家庭的关爱,自身生活阅历与认知能力的不足以及人情淡漠、信仰空虚、道德缺失的社会背景。

2、菲比·考尔菲尔德

霍尔顿的妹妹,拥有一头红发,性格天真可爱,十分喜爱霍尔顿。菲比得知霍尔顿决定前往西部后,执意要跟着哥哥,迫使霍尔顿放弃了西部之行。

3、D.B.

霍尔顿的哥哥,职业是作家,在好莱坞工作。霍尔顿认为哥哥自从去到好莱坞后就变得势利了。霍尔顿住进疗养院后D.B.每个周末都会来看望他。

麦田守望者主题思想:

1、再现“垮掉的一代”

霍尔顿尝试用“孤立”这种方式来保护自我,这可以看作是霍尔顿反抗社会的力量之源,但也给他带来了痛苦。霍尔顿的矛盾是,他渴望与人交流,期望得到爱,但他“孤立”的自我保护无法与别人深入交流。

这种矛盾心理,最终让霍尔顿觉得世界充满了虚伪和丑陋,他只能愤世嫉俗反抗成人世界的痛苦和失望。与霍尔顿一样,大多数50年代美国青年沉迷安逸享乐,精神空虚,无法与他人形成深刻联结,他们精神的障碍、对社会、前途的失望,使他们深为不安,处于崩溃边缘,于是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这部小说试图探讨这一严肃的社会问题,使社会人士关注青年团体,帮助他们摸索成长道路。

2、批判“美国梦”

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时,美国人在杂志上、广播电视上说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赞扬美国是一个消费者乐园的话语。很多美国人都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于是开始享受消费。

二战后的冷战时期,政府通过对民众的思想进行操控让民众持续沉浸在这种中产阶级的美国梦之中。所以,在当时任何与这个“美国梦”相违背的观念、行为都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叛逆行为。而霍尔顿并不认同“美国梦”,所以他被潘西中学开除。《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通过霍尔顿这种拒绝的姿态表达了对“美国梦”的否定和批判。

3、揭示成长困境

霍尔顿作为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提供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他得不到亲情;在学校,他得不到同窗的理解;在社会,他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霍尔顿表现出对家庭、潘西中学、追名逐利和“假模假式”的强烈反抗。

当面临性、死亡等一大堆令他困惑的事情时,霍尔顿用各式行为来缓解精神压力。但随着时间的过去,霍尔顿发现面对强大的社会现实他无能为力。于是最后精神崩溃,被送进医院接受治疗,其生动地描述和展现了青少年步入成人世界痛苦的成长困境。

上一篇:《乡土中国》经典摘抄 下一篇: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出自哪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