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丁忧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丁忧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2023-10-07 15:57 341浏览

在中国古代非常注重丧葬和祭祀文化,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

丁忧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丁忧:“丁忧”亦称“丁艰”,是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丁忧丧俗。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倡导重丧,《孟子·离娄下》中记载“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详细解释:

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的炉火纯青。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康熙大帝》中的姚启圣,他在受命平定台湾的福建总督任内受到阻力,不服气,就跟康熙耍性子,借口乳母去世,要回家丁忧,其实就是一个要挟罢了。

关于“丁忧”,有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所谓的守孝“三年”,实际上是指27个月,也就是说两年零三个月。

第二,一般来说,并不一定是亲生父母的去世才要丁忧。包括养父母,继父母的去世,都要丁忧。而且,庶子要为嫡母丁忧,嫡子不必为庶母丁忧。当然,在明清时期,也有特殊情况。例如,明朝洪武七年,朱元璋的孙贵妃去世,朱元璋命太子等皇子服丧,命嫡子朱橚为孙贵妃服三年。实际上,孙贵妃并不是皇后,而是皇子们的庶母。

第三,丁忧一般由儿子来完成,女儿、女婿,以及孙辈和重孙辈都可以不必丁忧。但也要避免娱乐活动和生子嫁娶等。也有例外,如果儿子已经去世,则孙子必须丁忧。如果孙子也不在了,则由重孙丁忧。也就是说为的“承重”,意思是“承担丧祭与宗庙的重任”。但丁忧“不出三代”,从重孙以后,就可以不必丁忧。

第四,丁忧也有分类。若是父系亲属去世,称为“丁外艰”,如父亲、祖父、曾祖父去世。若是母系亲属去世,称为“丁内艰”,例如母亲、祖母、曾祖母去世。

丁忧终制官员的仕途?

对于仕途即将迎来转机的官员,丁忧则让其失去晋升的大好机会。德宗贞元末,京兆府三元令王播施政有方,受到京兆尹李实的赏识,荐之于德宗面前。“德宗将擢以要近”时,王播因母丧解官,在其丁忧期间,德宗驾崩,顺宗即位后,虽迁王播为驾部员外郎,但却失去了擢为要近之官的机会。

中低品级官员服阙后的守选

官员丁忧后,朝廷会视官阙情况重新授予其新的官职。不需守选的中高品级官员在官阙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会立即获得新官职。而需要守选的中低品级官员,在服阙后则要赶赴京师,向吏部或兵部申报,参加铨选以获得下一任官职。

因此,总体而言,丁忧对需要守选的中低品级官员影响更大。爬梳史料,不难发现无论是正史还是墓志,都鲜少记载官员服阙后需要参加铨选,少数会记载“服阙,从常调”、“应选京师”,甚至更加简洁的记载为“调补”、“调”、“选授”等。

在史料中,经常看到需要守选的中低品级官员服阙后便被授予官职,这当是省略了对守选及守选年限的记载。关于唐代守选的年限,《新唐书·选举下》记载:“凡一岁为一选。自一选至十二选,视官品高下以定其数,因其功过而增损之”。

上一篇:惊蛰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