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于哪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于哪里

2023-10-07 16:22 484浏览

祀,字面上就是祭祀的意思,教科书讲这句话的时候,解释的是:古人都是比较迷信的,对祭祀看的非常重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于哪里

《春秋》和《左传》里记载的国家的重大事情包括两项。即“戎”和“祀”。

原文节选

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意思是:国家的重大事务,在于祭祀与战争。祀:祭祀。戎:军事,战争。这是《左传》里的话,见于成公十三年,出自刘康公的一段说辞。祀即祭祀活动,在传统社会是为祭礼,仪式庄严而隆重。戎则是军事行动,对一国而言,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战争为什么是国之大事

春秋时期是一个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并且手工业逐渐发展的时期。而任何国家如果不想落后于他国,就必须极力的发展各种工业,比如炼铜、冶铁等等。而这些工业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原材料。的确,在那个年代,武器的质量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能够获取的矿物质的质量。以楚国为例,当时楚国发起之时,为了获得铜矿资源,不惜征战千里、征伐数国来获得珍贵的铜矿资源。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一个国家如果想要获得维系其国力的各种资源,就必须要对外开战,所以说战争,为国之大事。

祭祀为什么是国之大事

分封制意味着一个国君想要管理他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很难与他手下各个封地的家臣进行沟通。比如说一个国君想要和另一个国家打仗,而这时候就需要他的家臣们从封地提供各种战略物质。但这个时候国君在国都,而家臣在封地,在那个交通不方便的时代,沟通起来何其困难。特别是一旦一个家臣被分封到了他的封地,那就是几代人的事,除非这个家臣犯了大事被削了封地。而这种情况下,封地的家臣与国君产生离心力,甚至造反都是可能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祭祀这种现代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仪式,就起了重大的作用。首先在那个年代,一般封地的家臣与国君都是亲戚关系,就比如孟尝君与他的国君齐宣王都是齐威王的后代。而那个时代,一般国君都是祖先的直系后裔,而家臣则是旁系小支,所以在祭祀祖先这件事上,国君有着绝对话语权。而一旦国君宣布要对祖先进行祭祀,一般家臣如果不是铁了心要造反,一般都会参加的。当然如果那个家臣敢不参加,那就是欺师灭祖啊,国君可以直接联合其他家臣,也就是其他亲戚直接把不参加的家臣灭了。

而到了祭祀现场,那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君和各个家臣就能够玩一场权力的游戏了。而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之中,各方的势力就可以通过沟通和谈判达到利益的再均衡,从而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战争。而且在春秋时期,鬼神或则说祖先对凡人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而国君这个时候也就可以挟持祖先以命令手下的各个家臣。并且以祖先的名义,对家臣进行奖赏或者处罚。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的目地。也可以在这个时候,与各个封地的家臣进行物资上的交易,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所以说祭祀,为国之大事。

上一篇:反戈一击出自哪里 下一篇:苟杳与吕洞宾的故事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