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指哪个朝代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指哪个朝代

2023-10-10 13:46 427浏览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意思是:晚上睡觉时不用关门,掉了东西没人捡。这是一句谚语。常用于形容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指哪个朝代?

唐代。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

贞观之治时期采取以农为本,厉行节约,减少赋税,民生安稳,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因此被司马光编写在《资治通鉴》中,用以形容“贞观之治”时期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良好的现象。

原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译文:

皇上与群臣讨论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酷的法律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唐太宗君臣论治。

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2、选贤任能,兼听纳谏。

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4、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

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上一篇:生物圈的厚度 下一篇:时间如白驹过隙是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