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三字经》是我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背诵起来朗朗上口。《三字经》大多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你知道《三字经》的作者是谁吗?
三字经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三字经》原著作者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学者王应麟,王应麟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与政治家,所创作的《三字经》被誉为是我国古代蒙学的经典读物,被后世奉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王应麟是宋元之际大师级的文化名人,清代朴学的鼻祖,又是《三字经》的署名人,是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值得今天中国文化界作进一步的打捞与发扬光大。本书的写作,注意到了几个视角:一是从汉学与宋学的转型中思考王应麟的思想与学术,二是从叙事史学与义理史学的转型中思考王应麟的史学思想,三是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的演变中思考王应麟承前启后的学术地位,四是多层面解读,力图从官场、学场、大众三大领域来解读王应麟。一个人最后可以留存于世的遗产是思想与学术。身后的王应麟,为人津津乐道的正是他的学术与思想,而不是什么官至尚书。在西方世界,对人类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是最值得崇拜的人,王应麟晚年的选择符合人类的最高企求。
王应麟的家,后人称为王家府,或“王尚书第”,就在鄞县县学前(今宁波市区县学街第一医院后面)。第前的街巷亦称“王尚书第巷”或“王府巷”。1927年,改名念书巷。昔时与念书巷相连的还有一条小巷叫“白鹤巷”,以白鹤庙得名,庙祀文昌,相传为王应麟建。
《三字经》里让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典故:
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少年丧父,传说他的母亲为了能使他安心学习,曾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偷偷地跑出去玩耍,孟母生气地割断正在纺织的纱线,以此告诫孟子必须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香”即黄香,东汉人,中国古代着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据说黄香十分孝敬父母,夏天入睡前先把父母的枕席扇凉,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暖热父母的被褥。
三、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字文举,东汉着名文学家,孔子第二十四世孙。孔融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这种弟弟尊重兄长的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孔融让梨是一个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故事。
孟子发奋学习,终成一代宗师,既说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说明了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必须有一套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教,而是师教。教育孩子,家长与教师均有责任,家教与师教相结合,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有效途径。中国古代道德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悌”。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这两条,应该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如何能够尊重和善待他人。
那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三字经》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即如何处理人与求知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是做人,其次是求知。一个道德高尚、品行完美的人,可以用掌握的知识报销国家,造福人民;一个道德败坏、品行低下的人,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是为谋取一己之私所用,而无益于社会。
四、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东汉人孙敬勤奋读书,常至深夜,因怕自己打瞌睡,便把自己的头发系于梁上。战国时人苏秦出外谋官未成,回家后遭亲友白眼,于是发奋读书,每当疲倦之时,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自警。
五、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东晋人车胤,家贫,夜读时没有点灯的油,传说他捉来萤火虫放进一只薄纱袋中以照明。东晋人孙康,家贫,夜晚读书无油灯,于是到户外借助雪的反光以照明。
让孩子学习《三字经》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的重要意义
《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从一出生就是善良的,而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环境便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甚至有了很大的差异,《三字经》在一开始就指明了环境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孩子是花儿,环境是土壤,那么可想而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秉性、品行的影响得多大啊?
二、母亲的深远影响
《三字经》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母亲,季羡林老先生回忆起自己的学习时,也是优先提到了自己的母亲,孩子从母体中便和自己的妈妈建立了亲密的联系,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一生的导师。欧阳修,正是因为母亲的悉心教诲,最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孟子,正是因为母亲的悉心教诲,最终成为“一代亚圣”。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古人及今人一贯推崇的期望与教诲,颜之推十分重视早期教育,他的孩子从三四岁起便开始读书了,古人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触类旁通。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现在的年轻父母太过于宠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头,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儿,要想有所成就,怎么可以一点儿苦头不吃呢?众观古今,哪一位学者不都是历经万般磨难才出人头地的,不要总是去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要想想自己有没有真正付出。
四、行为礼仪的影响
现在一大批国学启蒙教育兴起,有人或许会说,学习国学,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变的呆板,其实,学习国学,并不像是我们所理解的枯燥地诵读经典,而更多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行为礼仪,使得孩子的行为举止更加得体。
《三字经》主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三字经》主要告诉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孝敬父母,恭敬兄长、友爱弟妹,要不怕困难,不怕吃苦,按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懂得尊老爱幼,勤奋学习,和最基本的做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