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2023-10-18 16:48 308浏览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几百年来一直为读者们所津津乐道。其主人公孙悟空,更是以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形象,受到广大读者们尤其是很多青少年读者的广泛喜爱。对于其作者,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吴承恩,字本赐,又字公赐,号平川。明桐城(今枞阳高甸乡)人。嘉靖间以选贡任河南省河阴知县。因河道迁徙无常,百姓深受其害。即组织筑堤,栽植柳树数十万株,并耕牧其间,遂成沃土。后遇大灾。堤民剥柳皮为食,性命得以保全。任河南新野知县时,筑陂堰,修学校,多有惠政。

人物生平

少年成才

吴承恩淮安府山阳县人,祖籍涟水(今属连云港灌南境内),先祖在元末明初迁居当时淮安河下,至吴承恩已五代。父亲是商人,生前十分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从小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书法、填词、围棋,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如《百怪录》《酉阳杂俎》等小说或者野史。当时的名人朱应登恃才傲物,见到吴承恩后极为欣赏,说吴承恩能够读尽天下的书,把自己私藏的一半书籍送给吴承恩。

读书求仕

嘉靖六年(1527年),吴承恩娶户部尚书叶琪的曾孙女为妻。

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其时吴承恩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嘉靖十年(1531年),吴承恩来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但不幸名落孙山。

嘉靖十一年(1532年),吴承恩带着失意的心情陪父亲外出游历。

嘉靖十三年(1534年),吴承恩再次来南京考试,又一次落第而归。

嘉靖十六年(1537年),吴承恩又来到南京考试,同样又是败北。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吴承恩完成了《西游记》初稿。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吴承恩来到南京国子监读书。

官宦生涯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吴承恩人到中年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

嘉靖三十年(1551年),吴承恩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在任期间,修建行台察院,尊经阁,增修儒学,表彰贞节,并修建水利设施。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小股倭寇深入到明朝腹地,甚至袭扰南京。吴承恩想投笔从戎,参军抗倭,不过并未成行。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由于母老家贫,吴承恩担任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吴承恩任潞安府(今山西长治)通判。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终因受人诬告,回到家乡归隐。

隆庆二年(1568年),吴承恩任蕲州荆王府纪善。

写作经历

隆庆四年(1570年),吴承恩从蕲州(今湖北蕲春)荆王府回乡,开始着力撰写《西游记》。

万历元年(1573年),吴承恩完成《西游记》的撰写(万历二十年出版)。

吴承恩晚年放浪诗酒,约万历十年(1582年),贫老以终。

50岁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7]

主要成就

小说

吴承恩最主要的成就在于最后完成《西游记》。由于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吴承恩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于是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吴承恩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西游记》就是以“唐僧取经”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反映明代社会现实的一部志怪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幻,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趣,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除了《西游记》外,吴承恩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这是寓有鉴戒意味的短篇志怪小说,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诗文

吴承恩现存240余首诗歌词曲、障词及颂赞。除一些障词、颂赞属于应酬外,大多极富有历史、文学艺术价值。

吴承恩的诗情真意切、激情四溢,多有名篇佳作传世。词则托物寄情,真趣盎然,颇“有秦少游之风”。小令、套数清新隽永、意蕴深长。如《二郎搜山图歌》是吴承恩精心构思的上品,虽是题画诗,却假借二郎神搜山捉妖的神话故事,揭露了当时“五鬼”“四凶”横行的黑暗现实,期望“胸中磨损斩邪刀”,“救月有夭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这与《西游记》赞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气概非常相似。《宿田家》“柴门闭流水,犬吠花上月”堪称绝句精品。最能表现吴承恩个性的则当数《送我入门来》《赠沙星士》等。恰如张绵也所评“上自汉魏盛唐,下至宋元诸家,靡不出入其间,师兼众长而不拘一格”,“在艺术风格上,有汉魏的古朴,有盛唐的豪放,有晚唐的清丽,也有元白的平易”(《漫说西游》)。

吴承恩在文论上又颇有建树,论诗作文讲究“情”“趣”。他在《留翁遗稿序》中道“是编所载,率多乡国之应酬,山溪之吟咏,所谓什之一二者。然即观之,则有见夫其情适,其趣长,其声正,庙堂之冠冕,烟霞之色象,盖两得之;诚有得之言,治世之音也。岂与夫事聱牙而工藻缋者同日而语耶?”论诗说文讲求“情”是中国文论的传统,吴承恩遵循文学创作规律显而易见,而推崇“趣”则是当时的时代风尚。公安派之袁宏道、戏剧大家汤显祖均把“趣”作为评价文章的标准。在文学创作上强调“情”“趣”恰是针对当时文坛的复古主义之风,期望冲破复古拟古的牢笼,恢复文学创作的本性——“独抒胸臆,不拘格套”。吴承恩恰恰是唐宋派、公安派之先驱同道,其意义决不仅限于此。

吴承恩在《花草新编序》中说:“重其人兼重其言,惟其艺不惟其类。丽则俱收,郑卫可班于雅颂;洪纎并奏,郐曹无间于齐秦。”强调文学创作的实绩,重视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丽”,美也,艺术形式美是其价值之所在。这就突破了明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学观,独树一帜,倡导文艺创作的“情”“挚”,追寻“奇”“丽”的艺术风格。吴承恩在《范宽溪山霁雪图跋》中强调“真趣”“意象如生”;在《题沈青门寄画海棠用东坡定惠院韵》中高倡“真趣”“独绝”,虽是题画诗,却显见其鉴赏旨趣——“意先足”“奇赏”“绝流俗”“传神”“真淑”等。在《序技赠写真李山人》中又强调“情趣”“真趣”,与后代公安派、李贽的文学主张非常相似。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吴承恩与明代前后七子同时代,其文艺思想与他们相近,“汝忠谓文自六经后,惟汉魏为近古,诗自三百篇后,惟唐人为近古;近世学者,徒谢朝华而不知蓄多识,去陈言而不知漱芳润,即欲敷文陈诗,难矣”。“此论则比何﹑李通达得多,故其诗作,多自胸臆出之。朱彝尊《明诗综》四十八谓其诗‘习气息除,一时殆鲜其匹。’吴承恩的诗作浪漫主义气息又特浓,故被陈文烛称为‘李太白、辛幼安之遗也’。”吴承恩的见识非凡,不仅看到当时的文坛之弊,而且能跳出复古主义的圈子,独树一帜,强调“谢朝华”“蓄多识”“去陈言”“漱芳润”。在诗文创作中,“率自胸臆出之,而不染于色泽,舒徐不迫,而不至促弦而窘幅,人情物理,即之在耳目之前,而不必尽究其变”,“师心匠意,不傍人门户篱落,以钓一时声誉”。这便超越了前后七子,而独步文坛。

艺术手法

吴承恩的诗文“率自胸臆”“师心匠意”,据现存240余首诗歌词曲﹑障词及颂赞来看,除一些障词﹑颂赞属于应酬外,大多极富有历史﹑文学艺术价值。《二郎搜山图歌》是他精心构思的上品,虽是题画诗,却假借二郎神搜山捉妖的神话故事,揭露了当时“五鬼”“四凶”横行的黑暗现实,期望“胸中磨损斩邪刀”“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这与《西游记》赞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气概何其相似?《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揭露是何等逼真而传神:“夫不独观诸近世之习乎?是故匍匐拜下,仰而陈词,心悸貌严,瞬间万虑,吾见臣子之于太上也,而今施之长官矣;曲而跽,俯而趋,应声如霆,一语一偻,吾见士卒之于军帅也,而今行之缙绅矣;笑语相媚,妒异党同,避忌逢迎,恩爱汝,吾见婢妾之于闺门也,而今闻之丈夫矣;手谈眼语,诪张万端,蝇营鼠窥,射利如蜮,吾见驵侩之于市井也,而今布之学校矣。”《赠卫侯章君履任序》道,“况乎行伍日凋,科役日增,机械日繁,奸诈之风日竞,其何以为之哉?”这与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污浊与官吏腐败的揭露何其相似,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何等敏锐细致。百回本《西游记》对天宫﹑龙宫﹑地狱的弄虚作假﹑官官相护﹑肮脏交易的披露多么令人浮想联翩啊!他的《陌上佳人赋》堪与陶潜《闲情赋》相媲美。《宿田家》“柴门闭流水,犬吠花上月”堪称绝句精品。最能表现他个性的则当数其《送我入门来》《赠沙星士》《答西玄公启》,“狗有三升糠分,马有三分龙性”,“虽贫杜甫还诗伯,纵老廉颇是将才”,“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歌气傲然”,狂傲不羁,并自称“淮海竖儒”,“蓬门浪士”。

上一篇:登鹳雀楼的作者 下一篇:次北固山下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