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次北固山下作者简介

次北固山下作者简介

2023-10-18 16:49 404浏览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次北固山下作者简介

王湾(约693~约751),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玄宗先天进士,官洛阳尉。开元初为荥阳主簿,受荐校正群籍,参与《群书四部录》集部修撰,九年书成,因功授洛阳尉,开元中卒。文名早著,工诗,曾往来于吴、楚间,多有著述。《全唐诗》现存其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品原文

版本一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版本二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白话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赏析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该联中的“客路”、“行舟”,描写出作者离开故乡后,时而陆路,时而水路,似浮萍行止不定,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这种情形下,诗人愈加思念故乡和亲人,诚如宋代词人柳永所咏叹的:“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因此,该诗一起笔,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游子)的思乡之情。

该联中的“青山”、“绿水”,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这里用了反衬手法,眼前的美景,不但没能令诗人沉醉,反倒勾起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更加强烈的思念,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无不涌入诗人怀。明代王恭《春雁》一诗可知:“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该诗首联即定下了“思乡”的感情基调,这也是在为后面蓄势,尤似滔滔江河水前筑起一道大堤。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该联中“平”与“阔”,既是眼前所见之实景,即春潮涌涨,江水浩渺,又是作者借此景象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尤如眼前之江水。因为水涨才使得江面宽阔,那诗人的思乡之情也与江水相似,与日俱增。

该联中“正”与“悬”,明是写自己旅途一帆风顺,船行之快,暗是写自己离故乡越来越远。而离故乡越远,思乡之情也就愈加强烈。诗人在这里好似得出了这么一规律,思乡之情与故乡的距离成正比。难怪元代马致远会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一联在前一联的基础上,把思乡之情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该联最为后人所称道。认为该联道出一哲理,与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这是作者在感叹时光流逝,不过作者用生花妙笔写来,加之独到的感悟,显得那么的新颖独特,超凡脱俗,确实是令人惊叹为神来之笔。这一联,表面上是荡开一笔,写海日,残夜,江春,旧年,实际上仍紧扣着“思乡”着笔。诗人作为羁旅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异乡漂泊,那思乡之情可想而知。如同宋代苏轼在《醉落魄?离京口作》中所写的:“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该联中提及的“旧年”,让人想到春节,这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真是“人何以堪”的了。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该联通过上面三联对“思乡”的不断蓄势,不断推进,到此联时,思乡之情已不可遏止,其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惊心动魄震撼人心。诗人已无法自控,不由高喊道:乡书何处达?原来,诗人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全倾诉于乡书上,不然,我们真担心诗人乘坐的船是否能载动呢?最后,诗人只能托鸿雁带回家。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下一篇:城南旧事的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