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2023-10-23 14:37 297浏览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教育家、经学家,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之一,他在两千年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你对这位历史名人了解有多少?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第一,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灾异来谴告和威慑。第二,他还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不仅是他的宇宙观,也是他的历史观。第三,对于人君的统治,他主张效法天道,人君的统治必须阴阳相兼,德刑并用。

董仲舒的思想与经历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

董仲舒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哲学体系和政治理论中。他的哲学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同时融合了阴阳家、道家和法家等思想。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统一的规律,即“天命”。而人间的皇帝则是“天命”的代表。因此,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强调君主应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以维护天下的太平。

在政治理论方面,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他认为,政治上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关键,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他提倡用儒家思想治国,认为只有儒家思想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国家富强的目标。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对后世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三个故事:

1、目不窥园:董仲舒少年时期学习非常刻苦,常常废寝忘食。其父在宅园后修了个景致优美的花园,以便他学习余暇时到花园游玩,可花园修建了三年,董仲舒除了埋头读书,就是找老师研究诗文,居然连看都没看一眼。这就是《史记》所载:“盖三年董仲舒不观舍园”之典故。

2、举贤良对策:建元元年,武帝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时董仲舒等百人被举荐人都,武帝悉数召人亲加策问,内容皆为帝王治国之要。武帝看到董仲舒的对策,讲的乃是“天人感应”的道理,说的头头是道,当即击节称赏,叹为奇文;然见其言犹未尽,于是单独召见,复加策问,仲舒援据《春秋》,归本儒学,详加对策(史称“天人三策”),使武帝大彻大悟,心服口服,从此儒家学说在他心中占了主导地位。

3、下帷讲诵:董仲舒学习优良,博学多才,周围乡亲纷纷把孩子送来让他教,他说什么也不当老师,谦虚地说:“我知识浅薄,无法当此重任。”可乡亲们还是不断的求情。最后,在父母的劝说下,他只好答应下来,但他从小闭门念书,不习惯和学生面对面,于是提出个要求要下帷讲诵。就是在讲堂前放下一面帷帐讲诵。他讲课生动形象,学生们都很愿意听,下课时间到了都不愿离开,跟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一时名声大震。不光局限在景州一带,连山东、山西等地的人也都前来求学。《史记·儒林列传》载:“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百数。”

董仲舒介绍: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儒客大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着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上一篇: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下一篇:中庸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