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中庸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中庸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2023-10-23 14:38 353浏览

中庸之道属于儒家思想。在现代人眼里,中庸似乎代表着不思进取,被人所摒弃,这其实是因为没有领会到中庸之道的思想精髓。“中庸之道”是指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着,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中庸思想是什么人提出来的?

中庸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

中庸之道,即使用在当今社会,一样可行,而且恰如其分。

中,既中和、中正、适中;庸,既用。“中庸”二字,简而言之便是指用适中的方式来处理任何事情。

怎么才叫适中?去其两端,弃其不及与过之,不偏不倚。此种境界便称为“中庸”。

从情绪和心态上来说,凡事不走极端,保持平和的心情,不嫉妒、不自弃、不好高骛远、不激进也不消极,不自卑也不自傲,不自怜也不怨天尤人,不欺下也不攀上……用时下最流行的鸡汤总结叫做“从容淡定盛开,蝴蝶清风自来”。

行为上的“中庸之道”则包括安居现状以待天命、发奋图强以求进取、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居其位谋其事、不铤而走险、隐恶扬善、以德报怨、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如此之大修为,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做到?正因为难以做到,才有了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事实上,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至善至诚的人类本性或多或少地在某个地方被不经意的迷失掉了,但当我们被眼前的各种名利和自我存在感所左右,慢慢变成了那个自己曾经极度诟病和不屑的形象时,在某个夜深人静的独自对白时,我们可能会若有所失。

所以,不管是哪个时代,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中庸之道其实是恒古不变的修为真理,永远都不会过时。

常常用“中庸之道”来武装自己,修其言、正其行,不仅可以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安然,还可以让自己渐渐远离世俗、浮躁,做到独善其身,内心坚定而从容。

中庸的经典名句:

1、君子素其位而行。

素:向来。君子会依照自己所处的地位行去做事情。

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反:违背。君子能够顺达的处理事务,是能够做到中庸,小人的行为是违反中庸。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节:符合节度法度。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未曾发生,叫做“中”;表现出来而都合宜,叫做“和”。这句话提出“中和”乃天下之根本也,强调“谓之中”、“谓之和”、“中也者”、“和也者”,读出节奏和韵律。

4、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发挥自我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本性。

5、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天下国家都是可以平定治理的,高官厚禄都是可以推辞的,刀剑摒弃也是可以踩,到是要完全做到中庸的境界,是十分困难的。

6、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达到。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万物便发育成长。

上一篇: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下一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