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复活简介及主要内容

复活简介及主要内容

2023-10-24 09:16 1811浏览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着,被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首次出版于1899年。

复活简介及主要内容: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复活创作的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俄罗斯社会急剧变化,发生了很多对俄罗斯民族的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侵入农村,宗法制经济急剧瓦解,大批农民纷纷破产,流入城市,沦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同时,由于俄土战争的爆发和连年歉收,成千上万的农民死于战争和饥饿。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都引起了托尔斯泰极大的关注,并引发他不断思考解决农民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复活的主旨:

复活的书名其实就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它讲述了两个主人公在互相救赎和自我救赎之间,纷纷得到了精神上的觉醒,从而实现“复活”,成为了全新的自己。

复活的人物形象分析:

1、聂赫留朵夫。

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那时的爱是纯洁美好的。

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工具”。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但那时他无法控制自己,导致了一个女人的悲剧。

第三阶段是从仟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在他忏悔的过程中,通过对他的所见所闻,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2、玛丝洛娃。

作者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愤怒。

正是这种感情触动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由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亿,“悔罪”的聂赫留朵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井使她重新“爱”上他。

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

复活中的经典句子:

1、要永远宽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宽恕别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罪的,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宽恕,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有权力去惩罚或者纠正别人。

2、只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有比爱心更重要的东西,哪怕只是承认一个小时,哪怕只是在某一个特殊场合承认一下,那么任何一种损人利己的罪行都是干得出来的,而且干得心安理得。

3、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4、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的时候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5、花草树木也好,鸟雀昆虫也好,儿童也好,全都欢欢喜喜,生气蓬勃。唯独人,唯独成年人,却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

6、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所创造的人间的美,那种使万物趋向和平、协调、互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

7、那时他是一个诚实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青年,随时准备为一切美好的事业献身,如今成了一个荒淫放荡、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喜爱的只是自己的享受。

8、那时候他认为精神上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己,现在则认为强壮而精力充沛、兽性的才是他自己。

9、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

10、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11、他身上发生的这一系列可怕的变化,原因仅仅是他不再相信自己,转而去相信别人。

12、至于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去相信别人的原因,那是因为如果相信自己,生活就会变得过于困难:相信自己,意味着处理各种问题都不能考虑追求轻松快乐的肉体的自我。

13、相信自己,他往往总会遭到人们的指责,相信别人,他却博得周围人们的赞扬。

14、为了不致丧失自己的生活意义,她本能地将自己限定在与她持有同样生活观点的人的圈子里。

15、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

16、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他在最近这段时期对人们所发生的憎恶,特别是今天对公爵,对索菲雅,对米西,对柯尔涅依所发生的憎恶,其实就是对他自己的憎恶。

17、说来奇怪,这种承认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时却又使人快乐而心安。

18、他所谓的灵魂的扫除,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往往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间隔以后,忽然,他感到他的内心生活疲沓了,有时甚至停顿了,就着手把堆积在他灵魂里而成为这种停顿的原因的垃圾统统清除出去。

19、从那时候起到今天,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没有打扫过他的灵魂,所以他从来也没有像这样肮脏过,他的良心所要求的东西和他所过的生活之间也从来没有象这样不协调过。他看到这个差距,不由得心惊肉跳。

20、人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顺从别人的想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重大区别之一。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

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阶级斗争。作品思想传承了俄国与西欧批判的现实主义,揭示了俄国革命的两面性。他致力于探索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的前途和贵族的作用,批判贵族和上流社会,指责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对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斗争,他主张“勿以暴力抗恶”,由此形成了多重矛盾的思想。

上一篇:井底之蛙主要内容30字 下一篇:四大名著是哪四本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