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八股文是一种传统文学形式,是一种固定格式的文章。提起八股文,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八股文的影响当真有这么恶劣吗?
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
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
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八股文的利端:
第一、八股文能有效维护帝制统治
明清八股文命题范围和作答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使考生必须精通和恪守程朱理学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因此,凡是答题有违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不仅要被淘汰,还有可能被追究责任。这样,八股文就显示出它特有的政治功用,即可以通过强制广大士子只读儒家经典,统一其思想,进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
第二、八股文有利于引导考生备考
八股文从四书、五经中命题,避免了考生漫无边际地读书备考,使得考试有可比性。这一点类似我们现在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都会出台考试大纲,以便考生能重点复习备考。
第三、有利于考官阅卷,这也是八股文最重要的功用
八股文类似于我们现在考试中普遍采用的客观题。在八股文出现之前,考试的文体是诗赋、经义和对策,这些文体基本没有固定的格式,考生可以任意发挥,考官阅卷时也可凭个人兴趣、爱好给考生定名次,这与考试要求的客观公正原则不相适应。而八股文是较为标准化的考试文体,即作文试卷都有一定的标准格式,一眼就能看出轻重高下,这也是所谓的“文有评定”。因此,不同的阅卷者对同一篇八股文或者同一份试卷的评价基本相同。
前段时间有读者问我,明清科举考试都是主考官们阅卷,那会不会因主观意识而埋没考生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这里穿插一个乾隆年间湖南乡试的科举故事,从中就可得出答案。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主持湖南乡试的是湖南学政吴鸿、进士出生的钱大昕和新科状元王杰,这三位都是八股文高手,而且也是评阅八股文的能手。当乡试考生交卷后,吴鸿最赏识丁甡、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这五个考生的试卷,认为这五人一定能考中举人。
阅卷结束后,正副考官钱大昕和王杰确定了录取名单,按例乡试填榜的次序是从第六名填到最末一名,然后再倒着填第五、四、三、二名,最后揭晓的才是解元。在填榜的时候,吴鸿十分疑惑,因为只看到了陈圣清一人的名字,这让他变得不自信起来,怀疑自己的八股文造诣,认为预测不准。
等到前五名的名单揭晓时,吴鸿发现他赏识的另外四位考生都在其中。可见,吴鸿与钱大昕、王杰对优秀试卷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他们之所以会得出几乎相同的结果,主要就是因为采用了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
第四、八股文可以训练思维,提高文学素养。
八股文就好比是下围棋,每落下一子都得考虑下一步和后几步的下法,如一步走错,则无后续手段。真正八股文高手如成竹在胸,讲究布局谋篇,按部就班。经过八股文的严格训练之后,再去作其他文体,就显得十分容易了。
八股文的弊端:
第一、伤思想
八股文考试的命题范围是相当窄的,基本上只限于四书五经。可是,由于科举考试是当时读书人进入仕途的最为主要的途径,却把命题限定的如此之窄,虽然方便了省卷,但却也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引向了只读四书五经等圣贤书籍,对于其他的知识书籍都不感兴趣,思想也逐步走向了僵化。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明朝期间,诞生了这样的一句经典诗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一句诗,要是放在封建时代,很明显是一句具有褒义色彩的诗句;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一句经典诗句已经逐渐转化成为讽刺书呆子的经典句子!
第二、害文学
八股问那严格的文体格式标准将读书人的思维给限制死死的,使得考生们很难创作出富有新意的文章。因为八股文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其地位不仅远不如唐诗、宋词、元曲等,更有甚者将其称为文化垃圾。
第三、毁国家
八股文的考试模式十分单一,使得选拔出来的这些人才,大多都是不经世事的书呆子,根本就缺少治国安邦的才能。而且明清两代对于八股文的重视,是社会风气变得十分功利化,读书人基本上只读四书五经等圣贤书籍,他们会像嚼甘蔗一般,反反复复地嚼了又嚼了,这样读出来的书,有何滋味可言?有何收获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