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略历起源于哪里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的方法。而历史上的历法有不同时期的发展和算法,其中儒略历是古罗马时期的一种历法。
儒略历起源于哪里
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种太阳历,由独裁官尤利乌斯·凯撒在公元前45年引入。在那个时代,月份是按照月亮的周期来定义的,因此每个月的长度并不固定,这给当时的农业、商业和军事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撒借鉴了亚历山大的埃及历法,邀请希腊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协助制定了儒略历。儒略历将一年的长度设为365.25天,每四年增加一天来弥补多出的0.25天。此外,儒略历还规定了12个月的长度和顺序。
儒略历的发展
儒略历在凯撒去世后,由屋大维继续推行实施。屋大维进一步调整了儒略历,将二月份的天数减少到28天,使整个日历更加规律。此外,他还规定每三年闰年一次,以更精确地调整日历与太阳周期的偏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儒略历的误差逐渐累积。为修正这些误差,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实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在儒略历的基础上增加10天,并将二月份的天数调整为28天,只有在闰年时为29天。这次改革后的日历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公历。
各月名称
古罗马历法,一年从March到February,前11个月以数字命名,最后一个月(February)是腊月。后来改历,January成为第一个月,各月名逐渐改用俗名或以神命名。
一月January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双面神雅努斯。
二月February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节日Februa。
三月March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战神玛尔斯。
四月April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词aperire,意思为“开始”,意味着春天开始。
五月May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花神玛亚。
六月June名字来自古罗马共和国的创始人Junius。
七月原名Quintilis,后改July。古罗马历只有10个月,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因为恺撒是这月出生的,经元老院一致通过,将此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
八月原名Sextilis后改August。原名是“第六”的意思,因为后来独裁者屋大维是生于此月,元老院将此月改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
九月September拉丁语“第七”的意思。
十月October拉丁语“第八”的意思。
十一月November拉丁语“第九”的意思。
十二月December拉丁语“第十”的意思。
前期算法
罗马于罗马纪年709年(西元前45年)启用儒略历。
儒略历从三月March到一月January,各月的天数依次为31、30、31、30、31、30、30、31、30、31、30;二月February的天数为平年30、闰年31,四年一闰。
后来,一月、二月移至年首,从二月移了一天至一月,各月的天数依次为31、29/30、31、30、31、30、31、30、30、31、30、31。
屋大维参照凯撒的惯例,用自己的大名命名了八月,原来应排为小月,从二月中抽出一天补上,变为大月,各月的天数依次为31、28、29、31、30、31、30、31、31、30、31、30、31。
因当时僧侣错误理解“隔三年设置一闰年”,以致每三年设置了一个闰年。故前45年、前42年、前39年、前36年、前33年、前30年、前27年、前24年、前21年、前18年、前15年、前12年、前9年是闰年,与儒略历实际日期误差有3天。奥古斯都为了纠正以上闰年过多的错误,故取消前5年、前1年、4年3年的闰年,拟补累积误差的天数。此后按儒略历原来的设计每四年有一次闰年。
西历与儒略历
1582年——1699年:格里历日期减10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1700年(格里历没有闰日,但儒略历有):
格里历2月28日,合儒略历2月18日,或之前的日期:格里历日期减10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格里历3月1日,合儒略历2月19日,或之后的日期:格里历日期减11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1701年——1799年:格里历日期减11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1800年(格里历没有闰日,但儒略历有):
格里历2月28日,合儒略历2月17日,或之前的日期:格里历日期减11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格里历3月1日,合儒略历2月18日,或之后的日期:格里历日期减12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1801年——1899年:格里历日期减12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1900年(格里历没有闰日,但儒略历有):
格里历2月28日,合儒略历2月16日,或之前的日期:格里历日期减12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格里历3月1日,合儒略历2月17日,或之后的日期:格里历日期减13日等于儒略历日期。
1901年——2099年:格里历日期减13日等于儒略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