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焚书坑儒的故事简介

焚书坑儒的故事简介

2023-11-23 17:29 245浏览

焚书坑儒指的是秦王朝为统制思想文化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和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分别制造的两起重大事件。

焚书坑儒的故事简介:

秦朝建立后,丞相李斯向秦始皇进谏,认为应该严禁读书人借古讽今,诽谤朝政。秦始皇深表赞同,遂下令焚毁除法家外其他各家学派的论著,民间独留与医药、占卜、种植相关的书籍。

很多读书人因此深为不满,公元前212年,一些儒生联合修法炼丹的方士大肆攻击秦始皇的政令。秦始皇大怒,派人活埋了460多个儒生、方士。

这两件事合称“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焚书坑儒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古代,书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焚书坑儒导致大量的书籍被毁,使得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即使在这种破坏的情况下,仍有一些书籍得以保存和传承。这些书籍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尽管焚书坑儒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它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焚书坑儒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实行的一种极端手段,旨在消灭异己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手段虽然残酷无情,但却有效地打击了当时存在的各种反对派势力,维护了秦朝的政治稳定。同时,焚书坑儒也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为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此外,焚书坑儒还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

在焚书坑儒之前,中国古代存在着多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焚书坑儒导致这些思想流派的许多重要著作被禁止流传,使得中国古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和探索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思想观念。

秦始皇简介: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李斯简介: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丞相吕不韦以为郎官,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秦王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以为客卿,在秦灭六国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进上《谏逐客书》,阻止驱逐六国客卿,迁为廷尉。秦统一天下后,联合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礼仪制度,拜为丞相。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度,坚持郡县制;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止私学,以加强思想统治。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上一篇:东吴的大都督有哪些 下一篇:东吴是被谁灭掉的

相关推荐